办好百姓“心头事” 当好社区“大家长”
——记福建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马尾区罗星街道马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秀英
http://www.mwnews.cn 2021-06-16 12:36:57 【字号 大 中 小】
本报记者 章盈旖 文/图
“你把这两份文件签一下。”
“这个老人家身体不好,你帮他优先把手续办一下。”
“办好了吗?我把电话留给您,有问题随时问我。”
6月15日,在马限社区居委会,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秀英迎来端午节后群众集中办事,原本约好的采访向后延迟了半小时,采访过程也多次被打断。不论多忙,陈秀英的脸上始终对群众挂着微笑,耐心为他们办好所需事项,多年来,她真心服务群众,创新社区党建,受到上级领导和社区群众的高度认可,近日,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8年,陈秀英加入社区工作,从一名临时的流动人口协管员,到如今担任社区书记,在实践中她摸索出许多工作经验。“社区工作不是人们口中的‘闲差’,而比一般的工作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涉及群众方方面面的事情,一丝都大意不得。”陈秀英说。
马限社区下辖21个小区,其中13个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居民户数达4700多户,常住人口12000多人,社区工作人员有限,如何发动群众自治?2016年,刚来到马限社区当书记的陈秀英犯了难。
陈秀英考虑到:“社区有4个党支部,182名党员,何不发动他们参与社区治理?”为此,2016年9月,陈秀英在社区推行“党员积分制”,考核党员履行义务情况、参加党内活动的情况,并将党员对社区、居民的贡献计入附加分,优秀党员将获得奖励。“除年纪较大的党员外,目前有143人列入积分榜,这大大提高了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75岁的老党员陈长桂年年位居积分榜榜首。今年来,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陈长桂应邀进社区、校园和红色教育基地义务宣讲党史。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平日里受党员积分制激励的在职党员和老党员响应号召加入疫情防控队伍,仅耗时一天组建好“送吉祥”、“送平安”、“送健康”三支各15人的疫情防控红色队伍,完成了21个小区封闭式管理,共入户4382户,到户3800余户、覆盖辖区11400余人次。为此,马限社区党员防控队入选首批福州市疫情防控一线先进集体。
如何有效传递民声,解决居民需求?2017年,陈秀英将长期积累的社区工作经验提炼成“6565”民意导向工作法,构建6条民情渠道、5项精细分类、6种反馈方式、5个监督主体的工作闭环,以网格为单位划分辖区内的21个小区,通过“一网格一民情员”设置,实行即时性服务,确保每一件群众反映的诉求都有专人负责。
“如今道路干净、车辆停放规整、草木修剪整齐,小区环境更好了,我们心情更顺畅了。”帝豪花园小区居民唐允浩用一连串变化道出如今的美好生活。帝豪花园曾经是马限社区的无物业管理小区,去年4月,小区提出想要引进物业公司的诉求,中途却遇到一些矛盾纠纷。社区运用“6565民意导向”工作法,安排民情员做好群众诉求的收集、分类、派单等工作,由调解力量上门服务,化解矛盾纠纷。经与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施工单位、居民代表沟通,成功引进三木物业公司进行管理。
“老百姓的诉求自从有了‘流水线’处理流程,效率大大提高。”陈秀英告诉记者,目前,社区已经有了30多名“民情员”,迄今已解决近700件群众诉求,办结率达到98%。2019年底,“6565民意导向”工作法还被评为福建省第二批优秀社区工作法。
“坚定信念,爱岗敬业,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用心做事,诚心带人,热心服务”……记者看到,在马限社区工作人员去向牌上,工作人员都公布了自己的私人电话,并做出了承诺。“我们社区工作人员,私人手机都是热线电话,居民有什么需要,不管什么时间都可以电话咨询。”陈秀英说。
近日,马限社区举办“粽香飘千里,红色邻里情”活动,邀请辖区居民共同包粽子和品尝粽子,同时开展文明、食品、党史竞答、垃圾分类、交通安全宣传等活动,并组织社区志愿者为弱势群体送棕子、送温暖。
在红色节日、传统文化节日中嵌入时代主题,如垃圾分类、平安三率等,与共建单位共同开展活动,这样的现象如今在马限社区已蔚然成风。“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调动了党员群众的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更在社区中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增强了辖区居民的幸福感。”近年来,马限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通过老党员带头、社区活动等方式引领社区共治,深入贯彻“远亲不如近邻”的风尚,积极发挥社区党员作用,调动居民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夯实“近邻”党建基础,推动社区各项工作蓬勃发展。在陈秀英的带领下,马限社区被授予福州市“最佳志愿服务社区”、福建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荣誉称号。
“用真心、耐心、爱心来办好老百姓的‘心头事’,这个‘家长’才算当得称职,而我的生命也在这平凡的工作中获得非凡的价值。”提及多年来的工作体悟,陈秀英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