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消费 >> 正文

“70后”一代开始主导怀旧消费?

http://www.mwnews.cn  2013-05-23 13:48:06   来源:文汇报    【字号

  《泰囧》《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用“接地气”故事赢得火热票房 “70后”一代开始主导怀旧消费?

  本报讯 (首席记者吴越 实习生戚佩佩)从《泰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下称《致青春》)到《中国合伙人》,有着“70后”年代背景的一群导演、演员群体用“接地气”的故事赢得火热票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大众文化学者张颐武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阶段,意味着由“70后”所主导的记忆消费借助影视符号确立了一代人的主体性。“‘70后’终于有了青春自传。”张颐武说,“虽然这距离他们应该被关注的时机已经过去了10年。”

  “‘70后’这代人生长于计划经济时代,再碰上市场经济时代,他们文化主体性比较复杂。上世纪90年代末,他们刚开始发出声音,就被‘80后’青春代表人物抢去了风头,到现在也没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和讲述者。父辈的眼光直接越过他们,看到‘80后’及以后了。”张颐武说,从文学创作上看也是这样,“70后”的代表作家在传统文学和市场文学两种代际之间,又两头不靠。

  在被“错过”10年之后,“70后”零散在各处的声音逐渐加强和聚拢。他们的叙述不模仿上一代人也不趋同于下一代人,而是保留独特时代烙印,那就是对财富的敏感和焦灼:《中国合伙人》,有人说它是对青春的“升华”,看完影片浑身会涌起创业的冲动;但也有人犀利地指出,像《中国合伙人》这样的励志片励的不是志而是钱。钱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圭臬。这和欧美主流鼓励追求个性自由、回归心灵的主旨大相径庭。或许这种对财富理解的局限性正是“70后”一代人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之际真实的苦恼。

  《致青春》与以往校园片最大不同之处是直率地反映了没钱的烦恼,张颐武说《致青春》“第一次在电影史上浓墨重彩地表现了为钱焦虑的青春期”。“片中关于钱的焦虑非常真切,对于每个人物的经济状况非常敏感,毫不回避,但也不夸张,如实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建立初期在校园引起的变化。”张颐武说,回顾电影史上的青春岁月,离当下最近的是“大家都差不多穷”的上世纪80年代,以王朔的小说主人公为代表,“也没有什么钱,靠语言能力,吸引了很多体制内的女孩子”,再看《致青春》,上世纪90年代的陈孝正们承认“许开阳就是比你有钱”的前提,将这种敏感作为奋斗的动力来改变命运。另外几个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他们的命运选择都与财富的渴望紧紧缠绕,比如家境一般的男生张开用一束匿名的满天星默默表达对心仪女孩的感情,满天星在花束里的作用是陪衬鲜花,从一开始张开就清楚地告诉自己要“甘当配角”。

  而《泰囧》是喜剧片,但并不轻松,片中徐峥代表的“没钱不快乐,有钱也不快乐,压力山大”的年轻的中产人群,在和王宝强扮演的淳朴的葱油饼小贩的反差中,心理矛盾更加凸显,“物质的提升似乎并未给他们更多精神上真切的快乐,但他们仍然迷恋物质的快速增长。因为没有物质,他们生活的问题就更为失落”。

  值得注意的是,当《致青春》里的陈孝正终于名利双收时,却发现到手的现实并不如梦想中那样感觉良好;当《中国合伙人》里的孟晓峻在“美国梦”失败多年后,痛快地用钱去赢回自尊时,却难以掩饰“挥之不去的自卑和自傲”。这种前后反差也引起观众的心痛与共鸣。张颐武说:“现实完成不足,回头寻找无果。这恐怕是如今许多30多岁、收入稳定者意识深处普遍的无力感。这种叙事已逐渐形成有利可图的模式。张颐武说:“这一类描写当下人群‘曾经失落、回头找补’的影视作品会越来越有市场,因为有越来越多的‘70后’愿意为他们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