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本地要闻 >> 正文

“头号难题”的启示

http://www.mwnews.cn  2013-05-31 00:04:04   来源:海峡时报    【字号

  央视近日在《走基层·为人民服务新观察》栏目播出长篇调查《头号难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记者跨越三年,持续追踪浙江嘉善县一起信访积案。熊海峰是嘉善县罗星街道魏南社区居民,县里征地拆迁,征了他家的四亩多承包地,拆了他和老伴的房子。几年来他每天都要到县政府大楼门口报到,和普通上班族不一样的是,他的上班时间就这一个多小时,等到政府工作人员都从他眼前进门上班后,他就骑着他的三轮车回家了,县信访局的工作人员提到他都无可奈何。这些年来,熊海峰先后九次到北京上访,到嘉兴市里、省城杭州上访更是频繁。嘉善县有重点信访积案的县领导包案制度,这种正在全国推行的包案制度,要求领导亲自负责解决老大难问题,一包到底,直至解决。几年来,嘉善县针对熊家的包案组已经启动了多轮,面对面沟通不止上百次,包案组的成员也换了一任又一任。直至2012年9月下旬,熊海峰老人在最终解决方案的协议上签了字,这场历时7年的信访积案终于得以化解。而最终签约的解决方案中双方一致同意的条件也并未突破前几任包案组确定的底线。

  诚如这篇调查所指出的,在中国基层,征地拆迁和信访这两项工作都被称为“头号难题”,这两个“头号难题”又往往交织在一起,熊海峰信访案正是基层“头号难题”的一个缩影。当前,从全国的大环境来看,城镇化进程推进方兴未艾;具体到我区来说,产城融合,破旧立新,推动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在这一破一立的进程中,如何既从整体上推进建设工作,让绝大多数人受益,又妥善地保护好那“少数人”的合法权益?这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课题。

  审视熊海峰信访案,不难理出此案的清晰脉络:政府因建设需要征地——双方协商,熊家不满意补偿条件,无法达成一致——政府走法律程序,依法强拆——熊家上访,并质疑相关批文的真实性——政府反复做熊家工作——蹲点干部最终凭着真情和人性化的工作方式打动了熊家,促成了问题最终解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嘉善县政府在因强拆导致这一事件发生后,始终没有放弃与熊家的沟通、说服工作,之后也在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工作方式方法进行了某种改进;嘉善的法官把与上访户面对面沟通,视为了己任;而包案组的蹲点干部,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充分展现出了“情商”,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最终打动了熊家。可以说,这一信访案最有借鉴意义的,不是终局之时的总结,而是过程之中的磨砺。

  “头号难题”给我们的启示是:执法者在“执法必严”的基础上,是否需要做一点更深层次的工作,就如嘉善的法官那样把与上访户的面对面沟通视为己任;基层党员干部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如何发挥“情商”的积极作用,促进问题更为妥善的解决;而作为公民,如何在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契合点。

  “事要解决,不能撒手”,这是熊海峰信访案最后一任包案蹲点干部芮红卫的包案工作日记,它似乎为我们道出了“头号难题”得以最终解决的关键所在,也为开发区征地拆迁工作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本报记者 蔡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