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本地要闻 >> 正文

群众给破解上学难题打“高分”

http://www.mwnews.cn  2013-12-19 10:33:54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12月16日一早,在台企华映光电上班的官伦平特意向公司请了假。他先是跑到单位附近的福州三中江滨分校转了一圈,感到十分满意后,他便直接来到区教育局咨询如何为孩子办转学手续。“好多同事建议我把在福清一所私立校上学的孩子转学到这所学校。因为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好,离家也近,我以后散着步就能接孩子了。要让我给马尾破解上学难题打分的话我给100分。”去年9月份以来,包括福州三中江滨分校、福州教院一附小江滨分校在内的新建公立校相继招生,给周边居民和企业员工的子女就学提供了极大便利。而在两年前,包括主城区、亭江、琅岐在内的家长都在为孩子“上好学”而绞尽脑汁。

  年初,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代表百姓急切发声,对改善我区教育现状提了24条建议和提案。时间走到2013年岁末,区教育局局长陈爱萍回顾这一年破解“上学难”所做的努力,感慨万千:2013年是开发区教育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颠覆”之年,在区委、区政府坚持教育优先的战略决策指导下,马尾区以“跳起来摸高、跑起来提速”的工作要求,从硬件、软件双方面实现“破茧成蝶、韧性成长”。今年,全区总投资3.8亿元,用于已建、扩建和重建中小学教学楼、新校区项目。区财政对教育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投入数额史无前例,教育投入增长率在2013年达到27.49%,属历年之最。

  大投入的标准化建设突破上学难“瓶颈”

  开发区教育事业历史欠账太多,上学难甚至已经成为制约开发区发展和新城建设的一大瓶颈。2013年年初的务虚会上,区委书记林飞提出,办学条件的薄弱和“开发区”的发展不相称,必须“找差距、摆问题、查原因”。

  打破瓶颈迫在眉睫,提升内涵更是势在必行。副区长张麒蛰告诉记者,2012年至2013年区委、区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区委、区政府研究部署了教育‘两步走’战略,即先提高办学条件,改善办学环境,而后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争取在2015年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

  为体现教育公益性原则,马尾区政策向教育倾斜,全区学校用地划拨优先纳入区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委、区政府从整体出发,充分考虑我区目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着力于“十二五”科学规划,结合校安工程,对原有学校分别进行拆并、新建、改建、扩建。今年已经开工建设或计划开工的项目18项,总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

  “校安工程也围绕着马尾新城建设进行,今年8月15日,由于沿山片区征迁,教育局果断决定将罗星中心小学1000多名学生转移到二十四中新落成的初中部教学楼上课。”陈爱萍向记者回忆了开学前那半个月的忙碌,一座空荡荡的教学楼在两周内添置了所有的教学设备、仪器,为了保证低年级孩子的安全,学校修建了更高的防护栏,还安排了与初中部、职专部不同的作息时间。9月1日开学,一年级增扩三个班级,没有一个孩子被落下。

  区人大科教文卫委主任凌婷柳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自己曾亲历调研我区学前教育发展状况。今年,她和许多人大代表看到了马尾教育的进步。“我区新建公立幼儿园、改制民办幼儿园,努力朝着省级示范园的标准而努力。琅岐的中小学校也盖起了新校舍,孩子们走进新教学楼,能享受与主城区的孩子们同等的教育资源,这让大家十分欣慰。”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区将学校教育装备专项经费按照一定比例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加大对装备薄弱的学校尤其是琅岐海岛和边远学校装备经费的投入和补助力度,不断提升城乡和校际教育装备条件均衡水平,全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为所有学校的教学硬件加强设施装备。

  昔日的泥巴操场变成了气派的塑胶跑道;音乐课有了标准的音乐功能室;师生从低矮的房子搬进了宽敞的新教学楼……刚上二年级的谢杨锋告诉父亲,自己很喜欢教院一附小江滨分校这所新学校,在这里他很快脱掉了原来民办小学“后进生”的帽子,还在新班级当上了班长,“我的老家在三明,如今到马尾工作已经10几年了。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各血科教师经过选拔招考,同时与省级名校——福州教育学院第一附属小学联合办学。看着孩子学得开心,我们这些外来工自然也就安居乐业了!”谢杨锋的爸爸带着惬意的笑容告诉记者。

  破解“上学难”更要解决“上好学”难

  “到今年,我们可以说已经彻底摘掉了‘上学难’的帽子,马尾区加大力度帮扶贫困学生,同时确保所有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校‘零门槛’入学,与本地学生享受同城待遇。”但陈爱萍坦言,比破解“上学难”更需要花精力解决的是“上好学”。

  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今年初,福建师大二附中以高分通过省一级达标高中评估并正式揭牌。8月份,我区以合作办学方式,促成了福州三中江滨分校、福州教院一附小江滨分校正式挂牌,截至目前,我区还与师大附中、乌山小学以及群众路小学实现了联合办学。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让老师们走出去,把好的教学方法引进来。”张麒蛰介绍说。据了解,今年我区共招聘硕士研究生13名,武汉大学、华中师大等本科生9名。同时,我区还以制度建设、培训学习、平台建设、教科研活动为载体,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先进理念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我区还改革了教师评聘制度,做到公开量化,职称评聘向驻守在一线教学的老师倾斜,以鼓励老师爱岗敬业、创先争优。”

  在福建师大二附中,学校引进“杜郎口教学模式”和“杨思教学法”,改变“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方式,而变为学生自学,老师点拨。九年级的喻洁从不喜欢上语文课到盼着上语文课,每堂课她都主动发言,“教学方式改革后,我感觉自己就是教学的主体,思想超前的学生都更能接受灵活生动的课堂。”

  今年,全区通过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改变教学新模式,收获了金灿灿的教育成果。2013年,我区中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区中考最高分的考生排名全市前8名,全区高考本二以上上线率50.5%,师大二附中本一上线首次突破百人大关;亭江中学、琅岐中学超额完成福州市教育局下达的本科指标;二十四中高职单招有5人成绩进入福建省前100名。

  马尾教育的未来:优质教学遍地开花不是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4年,全区计划总投资4.48亿元,计划新建马尾实验小学、马尾第二、第三实验幼儿园,扩建开发区幼儿园、马尾实验幼儿园等10个项目,这些项目建成以后,将极大改善马尾办学条件,满足社会需求。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我区还将在明年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快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全区中小学校介入城乡一体化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区域“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平台,即做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陈爱萍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区将立足基础,实行片区资源互助、多元发展,同一个片区的学校将组织骨干教师送教到相对落后的学校,而后者也将输送老师到优秀学校跟班学习和培养提高。全程构建素质提升和技能培养框架,促使广大教师成为创新发展的循环体。

  在“两会”上对教育方面连提三条建议的马尾区人大代表、福建师大二附中副校长刘越,对今年的教育大发展充满信心。“从解决‘上学难’到追求‘上好学’,是马尾区教育的进步。坚信看到优质教学遍地开花不仅是我个人的愿望,更是千千万万学生、家长的共同心愿。为此,我们将拭目以待。”

  记者 林颖 林舒 通讯员 黄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