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媒体看马尾 >> 正文

创新检验检疫模式 "马上办"精神演绎"海丝"新故事

http://www.mwnews.cn  2016-01-22 10:51:4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字号

  中国_东盟海产品交易所线上交易大厅。摄影: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兰

  中国经济网福州1月21日讯 (记者 苏兰)“‘马尾的事,要特事特办,马上就办’,人们耳熟能详这句话,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来福建后又加上一句,‘办就办好’!我们创办全球首家国际化专业产品交易所即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以下简称海交所)的过程,就是这句话的最鲜活的案例…..”1月19日,中国经济网记者随“看一带走一路,一带一路质检行”采访团来到位于闽江水东去汇入蓝色海洋的福州市马尾区采访时,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有限公司主席江雄提起“马上办”精神就激动不已。

  “海交所,从2013年提出设想到2014年11月2日上线营业,将海产品真正实现了‘线上交易、线下教授、人民币结算’,截至2015年底,交易额达到1000亿元,演绎了一段由笑话到闲话再到神话的故事……”江雄向中国经济网记者讲起创建过程,深深感谢检验检疫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奉行先行先试,马上就办的精神带给企业实实在在的好处。

  “马上办”精神演绎“笑话、闲话变神话”

  “马上办”的佳话是指1991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在福州开发区召开的现场办公会上对马尾工作提出的要求。时隔20多年,这句话依然极具现实意义,而且在如火如荼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在海产品市场上拥有很强的优势。如果能有一个平台,借助自贸区以及'一带一路'的开放政策,将会减少贸易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推动形成中国—东盟海产品统一标准,也使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圈的行业结构更加优化,创建过程中遇到问题必须开动脑筋创新解决。”谈到帮扶企业的过程,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林光龙深有感触。

  “自贸试验区就要有试验的意味,要大胆地做,创新地做。”谈起交易所筹建之初的点点滴滴,江雄感慨满怀,尤其对扶持过他们的检验检疫部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给予的帮扶更是多次提及。

  “当时别人都不看好。”江雄告诉记者,当他2013年提出在马尾筹建海产品交易所时,非议一片,大家都认为是笑话,“一方面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经济体都是没有做过,各个领域都缺乏经验;另一方面,各种原有政策以及其他瓶颈有待突破,各种笑话也不绝于耳……” 江雄笑谈过往。

  “但就在议论四起之时,福江雄建省、福州市等各级政府部门携手检验检疫、工商、银行等等各级职能部给予帮助构建平台,福建省成立了包括检验检疫系统在内的交易所成立领导下合作小组,他们不厌其烦,帮助解决遇到的种种问题,各种先行先试伴随着各种不断试错、容错的过程……”江雄和他的团队感谢每个部门给予企业的帮助和宽容。

  检验检疫制度创新 促进线上线下海产品贸易

  让江雄印象最深的是,为了能及时马上解决问题,检验检疫部门不断创新检验检疫制度,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支持海交所发挥行业引导作用,加强会员企业自律管理。检验检疫部门对优质、诚信会员企业实行对口重点帮扶,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福州远洋渔业产量占福建省的97%,占全国的20%,是全国最大的进口水产品集散地。令江雄自豪的“海交所”这一线上交易平台,是建立在于2010年7月投入使用的福建省、福州市重点项目,海峡水产品交易市场的良好的基础之上的。

  检验检疫人员在查验来自越南海产品。摄影:中国经济网记者苏兰

  据介绍,海峡水产品交易市场总投资10亿元,目前入驻商家600余家,年进口水产品达22万吨,交易量达150万吨,交易额达200亿美元,初步形成全球采购、全国配送的产业优势。

  为了减少贸易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推动形成中国—东盟海产品产业升级,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进程,“立足福建、背靠祖国、连接东盟、面向世界”的电子交易平台——海交所便应运而生。

  1月19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在“海交所”办事大厅,巨大的线上交易显示屏上正在滚动显示鱿鱼、秋刀鱼、白对虾、鲍鱼、海带等百姓餐桌上的海产品的成交价格。

  “线上交易完成后,线下的交货就显得尤为重要,福州检验检疫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实施进境海产品‘统一申报、集中查验、分批核放’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极大地方便了企业交易落地完成。他们的制度创新既减少了通关时间又给每一货柜的产品节约500元左右的费用,他们一共创新制定12条措施帮助我们发展……”说到检验检疫部门给予的帮助,“海交所”的工作人员滔滔不绝。

  据介绍,允许“海交所”进入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内未交割的进口海产品,由海交所或指定的代理人先行统一办理审批和报检手续,并依托马尾口岸进口冷冻水产品集中查验区,准予先入区实施集中预检,交割后(出区时)根据企业需求分批核销、验证放行。”

  对于鲜活的海产品而言,时间就是一切,为了保鲜,检验检疫部门开创了许多快速通关模式。 “统一申报、集中查验、分批核放”模式为全国首创。

  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了这一创新举措的具体流程:即允许进入区内未交割的水产品由交易所或指定的代理人先行统一办理审批和报检手续,实施集中预检,交割后(出区时)分批核销、验证放行,缩短货物滞港时间,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该模式被福建省政府采纳并发文作为支持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加快发展的措施。

  同时,检验检疫部门试行台湾地区进境水产品快速通关模式,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台湾渔船自捕水产品申报时,也采取了创新解决的办法。

  种种制度上创新为贸易带来种种便利。比如,推动马尾口岸建成福建省首个进口冷冻水产品集中查验区,帮扶建设专业进口水产品装卸码头,实施“7天、24小时”驻点集中查验,实现由“港区检”到“市场放”,由“货等人”到“人等货”,货物“零等待”随到随检。

  为了让监管更加科学有效和安全,检验检疫部门还引导进口商落实主体责任,制定自检自控计划,对进口水产品安全卫生实施调查监测,监测数据反馈应用于水产品风险分析,进一步优化检验监管方案,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种种制度创新,为交易各方带来了更多红利。首先,进口企业降低了成本、实现了快速通关。按照年22万吨的进口量测算,进口水产品平均每个集装箱减少1.5天通关时间,每箱节省电费、港杂费、集装箱使用费等约500元,每年进口水产品企业可节省400万元。

  如今,在“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之下,在自贸区改革的不断突破之下,很多中小企业加入到海交所这一平台,迎来发展的新阶段。海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交易所已发展境内外117家会员企业,实现现货交易量约700吨。集聚效应很快就开始显现。

  “作为一个第三方交易平台,交易所吸纳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海产品龙头企业为会员,为大宗海产品现货提供‘线上交易、线下交收、跨境结算’的交易平台。在检验检疫等各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建立海产品统一标准、检验检疫标准,打造海产品养殖、捕捞、加工、冷链、运输等体系。同时,选择百姓消费量大的、价格优惠的海产品品种服务百姓购买,同时,积极拓宽交易渠道,布局‘海丝’沿线国家,进军澳洲、欧美等大市场,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更健康的海洋食品。”江雄介绍说。

  (责任编辑:殷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