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人物 >> 正文

做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守护者

——记自贸区福州片区检察室检察官李孔辉

http://www.mwnews.cn  2018-05-29 16:46:49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5_副本.jpg

  本报记者 章盈旖

5月25日,记者在马尾区检察院见到了自贸区福州片区检察室检察官李孔辉,微微花白的鬓发显示着他23年奋斗的岁月。“做事严谨认真,工作思路开阔,且为人亲和,对于新来的后辈用心提携,是人人都点赞的好检察官。”这是马尾区检察院书记员陈威眼中的李孔辉。

 从业23年以来,李孔辉善于创新、工作突出,曾先后10余次被评为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2006至2008年度还被评为福州市优秀党员。

 2016年起,李孔辉立足创新,组织开展了一场自贸区进口食品安全专项预防活动。通过与海关、市场监督管理局、检验检疫局等食品安全监管单位签订协议,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与食品安全监管单位形成合力,协调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共同协商制定食品安全监督细则。李孔辉深谙,进口食品安全预防,传统的检察模式起不到一针见血的作用,他另辟蹊径,建立了自贸区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平台,使“两法”无缝对接,共同调查研究自贸区新类型犯罪的预防措施。通过“两法衔接”平台,将自贸区进口食品监管等45家行政执法机关纳入监督范围,从而及时发现犯罪隐患并发出检察建议、监督落实整改。

 2016年,李孔辉针对自贸区进口食品存在预包装不规范等问题发出了检察建议,并协助自贸区福州片区推出“食品标签违法差别化处理”整改创新举措。对自贸区预包装食品标签违法行为实行差别化处理,属于一般性瑕疵的,以责令改正为主;属于重大缺陷的,及时立案处理,并明确了食品标签违法行为可以责令改正以及应当行政处理的具体情形。“两法衔接”平台与“食品标签违法差别化处理”在进口食品安全预防中发挥了巨大的成效,2016年12月被省自贸区办公室和省商务厅评为“第9批创新举措”。

 李孔辉回忆起自贸区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专项预防活动的初衷,缘起于2016年的丁某诉讼事件。丁某在自贸区购买了3批货值6万多元的进口葡萄酒,声称喝完后出现头晕呕吐等不舒服症状。由于这些进口葡萄酒瓶上未张贴中文标签,丁某遂以销售不合格食品为由,将这些企业诉上法庭,要求商家“假一赔十”,赔偿60多万元。“福建新闻联播里的一则报道称,如果你的餐桌上有两条进口鱼,其中一条就是从马尾上岸的。这事件给我敲响了警钟,我意识到民以食为天,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是重中之重,作为自贸区的检察机关,必须充分运用检察职能对进口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进行监督,杜绝类似事故再发生。”李孔辉说。

 2017年,由李孔辉主负责的《为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专项调查项目被福建省检察院评为全省“十佳预防项目”,其工作经验先后两次在最高检举办的服务自贸区研讨、推进会上作介绍,面向全国推广。去年国庆,最高检指定福州参加“走近一线检察官”微博直播活动,本来计划好休假的李孔辉,放弃休假,一心扎在了办公室做准备工作。李孔辉说:“此次微博直播点击量竟达到了1.6亿次,我们的特色做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点赞,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深知一纸检察建议背后的力量,针对预防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李孔辉在发出检察建议前,都会到进口食品监管单位了解实际情况,确保检察建议切中要害、符合实际。在发出检察建议后,还会派出专人介入整改落实工作,帮助监管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2016年以来,李孔辉向自贸区相关行政执法监管部门发出多份“介入式”的检察建议,督促相关单位强化进口食品监管,确保源头防范,检察建议均得到了区领导的批示肯定。

 通过两年多的专项预防,自贸区进口食品不合格批次大大减少,工作成果实实在在惠及群众。每年过年李孔辉家都会在自贸区购买海产品,“因为工作成效自己看得见,自己也就更放心。”李孔辉笑着说。

 李孔辉表示:“我们未来还将进一步推动自贸区食品安全领域民事行政执法监督、食品安全案件公益诉讼以及食品安全法制教育基地建设,提升民众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