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民警揭露八种诈骗手法 电信网络诈骗为主
http://www.mwnews.cn 2016-10-31 11:11:05 来源:中国网 【字号 大 中 小】
中国网福建4月6日讯(记者 李永贵)据统计,2015年福州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总量占到全部刑事案件11.8%,群众被骗金额少则数百元,多则数百万元。
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为了让市民了解并预防受骗,福州市公安局对外揭露八种诈骗手法。
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虚拟电话(可显示任意电话号码)冒充电信、邮政工作人员拔打群众个人电话,以固定电话欠费、邮件未查收等理由谎称群众个人身份资料被盗用。在套取被害人个人信息后,不法分子再冒充公检法、银监等政府部门以被害人被盗的身份涉嫌洗黑钱、命案等犯罪,须监管银行账户为由,要求受害者将银行内的资金转到犯罪分子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内,以达到骗取群众银行存款的目的。在此类诈骗手段中,不法分子甚至向被害人传真假公文或诱骗被害人登录虚假检察院网站查看通缉令,以骗取被害人的信任。
推荐股票诈骗,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想知道股票内部信息的心理,通过上网购买客户信息,然后以投资公司等名义,通过虚假网站、电话、短信等向客户发布“能够操纵股票交易涨停”“有资产重组内幕消息”等诈骗信息。在获取事主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身的搭建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从而骗取事主资金。或以收取入会费、佣金、服务费、分析师红包、拉伸股票保证金等各种名目敛财,一旦推荐的股票下跌,就玩消失。
信用卡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报纸、邮件、网络等媒体发布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的广告消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不法分子则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事主转款。
网络购物诈骗,不法分子利用制作的虚假购物钓鱼网站引诱群从在其网站上购物,当群众下单后,不发分子就以缺货或支付异常等为由要给消费者退款,要求消费者在其指定的网址上填写申请退款的用户信息,一旦群众填写了用户信息后,银行卡里的钱就会被不法分子转走。
冒充QQ(微信)好友诈骗,一种是冒充公司老总诈骗财务人员,不法分子通过计算机木马病毒盗用公司财务人员的QQ,将其QQ好友内公司负责人(老板)的QQ删除后以其老板QQ的头像、网名等资料再重新添加一QQ 好友,以达到冒充老板的目的;之后,不法分子利用新添加的虚假的公司老板QQ要求公司财务人员汇款,最终达到诈骗钱款的目的。另一种是冒充好友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工具截取事主与QQ好友的聊天视频,后通过QQ冒充事主的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急需用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冒充熟人电话诈骗,不法分子假冒“熟人”打电话给事主,当事主误以为是其“老朋友”“老同事”“老同学”后,不法分子立即顺藤摸瓜与事主套近。之后,不法分子会以各种急需用钱的借口向事主借钱;此外,一些不法分子还会冒充事主的“领导”或“上级”,以急需用钱为由向事主借钱。
发送虚假手机链接诈骗,不法分子向事主发送含有链接的短信,以链接内有事主家人的不雅照片或有车辆违章记录等为由,要求事主点击手机链接并进行下载。事主一旦点击该手机链接并安装相关程序,其手机就会自动下载病毒插件,造成手机内所有信息泄露,并危及资金安全。
机票改签诈骗,不法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以事主“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等为由,将事主引入诈骗圈套,后又以可以提供“赔偿金”等为由,要求事主到ATM机或网上银行进行操作,实施连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