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对台码头客运区年底基本完工
有望于明年5月首航
http://www.mwnews.cn 2018-10-16 22:57:42 【字号 大 中 小】
客运大楼开始外装
马尾新闻网讯(记者 黄新锦 郑婷 文/图)10月15日,在琅岐岛西北侧的闽江马尾对台综合客运码头项目工地,一辆辆工程车来回穿梭,一座座塔吊有条不紊地运行,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印着“筑优质码头 为社会尽责”的标语矗立现场,仿佛为建设者默默地加油鼓劲。“码头开始客运大楼的外装和附属结构施工,要再加一把劲,争取今年底实现客运区基本完工,明年5月将有希望实现首航。”项目相关负责人陈鸿炫介绍道。
据了解,闽江马尾对台综合客运码头项目于去年3月开工建设,一期总体规划分为货运区、客运区两部分。货运区包括口岸检验区以及辅助生产建筑区。占地面积约54.9亩客运区包括了客运大楼、站前广场。
在码头左侧的货运区施工区域,为了取得更好的排水效果,施工方使用了排水板处理软基的工艺。现场施工人员说,现阶段还处于堆载预压期,沉降观测时间相对延长,要等到检测数据达标,才能进行地面建筑物建造。货运区的全部施工预计在明年中旬结束。
记者在码头右侧的客运区看到,站前广场的管线埋设正着手进行。在塔吊等机械设备辅助下,已于今年中旬主体封顶的四层客运大楼进入外装阶段,幕墙安装和屋面保温板铺设等施工有序展开。“屋面采用了钢浪板材料,塑造波浪造型,跟码头风格相契合。”陈鸿炫说,客运大楼内还特意设计挑空区域,展现楼体大气的效果。
闽江马尾对台综合客运码头项目建设内容还包括新建3个对台综合客运码头及相应配套设施,其中1号泊位为5000吨级客货泊位(水工结构按照靠泊2万GT客货滚装船设计),设计年货运通过能力为25.2万吨,年旅客通过能力3.3万人次;2号、3号泊位为2个500GT客运泊位,设计年旅客通过能力53.1万人次。
目前,3个泊位累计完成投资接近总投资八成,主体结构全部完成,整体形象显现。“1号泊位即客货泊位采用离岸式布置。2、3号客运泊位采用趸船码头,就是俗称的‘浮码头’,即用锚碇在岸边的、供船舶停靠的趸船组成的码头。这样的好处在于,趸船随水位升降,趸船甲板面与水面的高度差保持稳定,从而保障客人上下码头的安全。”
“别看3个泊位的吨位不大,在前期的水上桩基施工上,我们就遇到了难题。”陈鸿炫表示,作为码头基础建设的关键环节,桩基施工地质条件决定着施工难度。闽江对台客运码头地质复杂,水下作业安全隐患多、质量管控环节多,保证桩基施工成为项目重点攻关工序之一。施工没有先例可循,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面对两次拉断桩锤的意外情况,施工方一边探索一边试验,通过增加牵引绳、绕桩环抱等操作,大大提高了沉桩效率,确保了全部300多根桩基顺利在5个月的有效工期内完成。
据了解,2001年,马尾与马祖开通海上客运航线,海上行程32海里,航行时间约90分钟。但随着客运量较快上升,为了进一步改善福州对台交流合作口岸条件,推动两马航线升级,推进福州自贸区琅岐片区和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福州市决定在马尾琅岐建设新的对台综合客运码头。项目建成投用后,琅岐码头到马祖南竿的直线距离为18海里,航程缩短至45分钟。届时福州市民可以走福州东部快速通道过琅岐闽江大桥到达码头,车程为30分钟。外地乘客来码头可以从机场高速至东绕城高速,在海屿互通走琅岐环岛路到达,车程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