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闽安水质自动监测站:做闽江水质的守护者

http://www.mwnews.cn  2018-12-02 17:32:18      【字号

  记者 许琳晶

  闽江是中国福建省最大独流入海(东海)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镇。穿过沿海山脉至福州市南台岛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出琅岐岛注入东海。以沙溪为源,全长562千米,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福建全省面积的一半。为了保护好福建的母亲河,加快并完善闽江干流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实时监控闽江水质状况势在必行。福州闽安水站于2018年3月起正式开工建设,历时71天,属于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网,位于浙闽片河流,由国家和地方共同建设,于2018年5月10日竣工,站房面积90平方米,控制断面位于闽江入海口。该站位于马尾区闽安古镇,千年古镇的文化底蕴与水站交相辉映,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该站由国家统一运行管理,监测数据与地方共享。目前,该站正在申报“最美水站”。

  全力冲刺建设,水站数据共享让监测更智慧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省环保厅以及福州市环保局工作部署,马尾区负责辖区闽安国考断面水质自动站站房建设,闽安水站建成后将实时传输闽江闽安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到生态环境部,监测数据实现联网共享,直接由生态环境部掌握福州闽江干流水质状况。

  在水站建设期间,马尾区领导高度重视闽安水站的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水站站房改造以及配套取水栈桥的建设问题,积极解决水站建设中出现的重点与难点,包括区财政专项资金及时拨款到位、协调解决水站站房的租赁事项、站房改造及配套取水栈桥工程采取简易招投标等措施,有力推动了水站建设进度。

  为了加快建设的脚步,施工人员白加黑,两班倒,一刻都没有休息。很多工期如刷油漆需要等上一个工序完工之后,如油漆干掉才能继续下一个工序、在站房内拿电风扇人工催干。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要客服多重困难,在建设栈桥过程中,因为在室外施工,而且需要在河道浇筑水泥柱。只能等没有下雨,江水退潮才能施工,在施工期间曾经下了两个星期的雨,在这期间,工人一直在旁边等着,雨稍停江水一退潮立马抢工。终于在大家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截至2018年4月25日,取水栈桥已经建成。站房改造紧跟脚步,并截至2018年4月29日,站房改造也已完工,至此,闽安水站站房以及配套取水工程提前二个月全面建成,并于7月完成水站仪器安装投入试运行。

  新建的水站不仅提升了硬件,在软件上,福州闽安水站配置了水温、溶解氧、pH值、浊度、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共9项监测指标,可实现对控制断面水质9项指标的实时自动监测,及时掌握断面水质状况,把握水质变化规律,为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决策支撑。

  融入文化特色,让水站更具文化底蕴

  福州闽安水站位于闽安古镇,而闽安是中国东南沿海著名的千年古镇,公元893年,唐朝已在闽安设巡检司衙门,宋代时列福建四大名镇之首,元明清时沿袭为军事与海上贸易重镇,也是千年来兵家必争之地和古战场,保存有大量唐、宋、元、明、清文物。去年闽安历史文化名村一期正式开放,千年古镇焕发了新活力,由此也为闽安水站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福州闽安水站站房租建在福州马尾区亭江园林管理处二楼,同时在江岸边建设一座长度20多米的取水栈桥,栈桥与古镇文化气息互相辉映,浑然一体。“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取水栈桥正好符合闽安古镇的船政文化内涵,蕴含了南方丰富的水文化、桥文化。

  为了赋予水站人文内涵,丰富和拓展水站文化属性,还把水站打造成生态环境监测知识的传播平台,生态环境科普的宣传基地,生态环境文化的交流窗口,公众参与和监督的重要媒介。闽安水站按照环保部水站文化建设相关要求,在站房外部统一设置水站标志牌、简介牌和LOGO 箱体,在站房内部统一设置站点流域表征图、运维管理体系图、水站系统流程图。并且丰富水站二维码信息,设置环保小贴士等。将进一步强化水站的公共服务功能,引导公众走进生态环境监测,了解生态环境监测,信任生态环境监测,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也能树立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品牌和权威。

  福州闽安水站的建设实现了文化与智能结合,就如一个守护者,守护着闽江饮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