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社区矫正+”模式让失足少年重塑人生

http://www.mwnews.cn  2019-01-02 00:17:51      【字号

  本报记者 章盈旖

  “我希望能顺利参加高考毕业,考上大学去学习计算机专业。”不久前,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陈袁(化名)给致睿社工站的社工姐姐发来了这样一条信息。2018年初起,马尾区司法局同区致睿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展开合作,依托该中心的专业队伍,同时整合政法工作者、社区矫正协理员、专业志愿者团队、台湾专家学者等专业力量,为辖区内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涉及矫正方案制定、调整,教育学习,心理矫治,公益劳动等多方面的服务,成效显著。

  2017年10月,不到18岁的陈袁可能自己都不理解,以为自己只不过钻了个金融产品的系统漏洞,却突然涉及到刑事犯罪。本该要参加高考的他,竟因为一时的贪念,非法获利三千余元,错过了那年的高考,取而代之的是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的判决。

  陈袁于2017年10月被依法实施社区矫正。所谓“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的监禁刑罚相对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及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其顺利回归社会。而其中,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由于涉及未成年人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未来规划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更是具有其“特殊性”。

  “第一次见到陈袁的时候,他给人的感觉很冷漠,我们在活动游戏,他就自己坐在一边玩手机,不跟我们说话。”致睿社工钱小榕告诉记者, 致睿社工站每个月都会举办各种孝老敬亲、助贫扶弱、崇德明理的主题志愿活动,虽然他一开始拒人于千里之外,钱小榕都会叫上陈袁参与到各种活动当中。慢慢地,钱小榕发现,这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其实很懂事,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尊重老师。“我们去关爱留守儿童,他总是会提前半小时到,虽然话不多,但总是主动帮忙布置现场、引导流程、教导比他小的弟弟妹妹。”钱小榕说,上次,在和陈袁谈心时,他表示,如果没有犯错,现在已经在读大学了。

  今年8月已经解除矫正的杨帆(化名)现在还依然会给马尾司法所的社工反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尽量不会再去干扰解矫人员的生活,只会向他回以鼓励。”区司法局社矫科负责人高颖表示。

  杨帆去年因打架斗殴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在接受社区矫正的过程中,他一开始并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只是打个架,又没有进监狱,没有服刑的意识,定位手机经常关机。他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妈妈来到马尾生活,和长辈的亲情很是淡薄。高颖告诉记者,在年初“拗九节”孝老敬亲的活动中,当他为老人长辈们送上拗九粥,得到老人家亲切的“谢谢”,并一句一句询问他的生活情况时,这位叛逆的少年霎时红了眼眶。2018年3月份,司法所还帮助杨帆举办了18岁的成人礼,这个孩子在聚会结束后偷偷发信息给社工姐姐表达感激之情。高颖告诉记者:“这个孩子在接受矫正的一年里,我可以感受到他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变化,纪律意识也有了很好的提升。”

  高颖表示,由于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特殊性,2018年以来,区司法局积极引入消防大队、阳光学院、致睿青少年服务中心、民主党派、村居干部等社会力量参与到未成年社区矫正工作当中,还邀请台湾社会工作专家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一对一面谈的心理评测和感情疏导,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纪律约束、法律意识、心理品德等方面的引导,帮助失足青少年慢慢走上新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