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利用微信摇一摇卖假包 半年入账30万
http://www.mwnews.cn 2013-05-31 01:17:47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嫌疑人刘某在汇文路附近租房,开了一家“国际名品店”,出售各种高仿假冒名品。
开间店
刘某在微信上建立一个叫“国际名品中转站”平台,发布“名品”信息
“摇一摇”
在夜场通过微信“摇一摇”功能,将附近的工作人员和客人列入“发展对象”
炫一炫
刘某将假冒名品戴在身上,拍靓照发到微信上,吸引客户的眼球
微信上开“国际名品中转站”,在夜场“摇一摇”吸引顾客,推销高仿假冒名品。近日,碧山派出所民警破获一起特大销售假冒奢侈品案,涉案金额100多万元。
初尝甜头
代购假包挣到钱
干脆开店自己卖
嫌疑人刘某去年在深圳一家夜场工作,“圈内人”追求名牌,她也不例外,但名包奢侈品太贵,她只好到网上买了高仿假冒的名牌包。尽管是山寨货,不过能满足“圈内”的需求,不少人夸这些冒牌包价廉物美,纷纷托刘某代购各种“名牌”鞋子和包包。后来刘某觉得自己直接卖假包更赚钱,便于今年年初辞去夜场工作来到厦门,在汇文路附近租了一套房,开起了“国际名品店”。
发展客户
微信“摇一摇”
夜场推销假货
刘某通过微信,建立一个叫“国际名品中转站”平台,不时发布“名品”信息。在巩固之前“圈内人”的同时,刘某也积极活跃在厦门多个夜场,挖掘新“客户”。
刘某每天开店时间都在下午2点以后,晚上则出入各种夜场,通过微信“摇一摇”功能,寻找“发展对象”。为了推销假冒名品,她还亲自当模特,将那些假冒名品戴在身上,然后拍靓照发到微信上,吸引其他微信用户的眼球。
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对象”不断在扩大,从“圈内人”到一些夜场朋友,都来找她买包。而交易方式也十分简单,上门看货或邮寄都可以,有问题还可退换。
窝点被端
成本不足真品一成
半年卖了二三十万
4月底,碧山派出所对此展开调查,很快掌握了刘某的“国际名品中转站”窝点。24日,一名男民警带着一名女民警,便衣打扮成夫妻,到刘某“国际名品中转站”看货,自称要买一个“普拉达”的手提包。一进门,不大的公寓里面,放着多个柜子,柜子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LV”、“普拉达”、“伯爵”、“爱马仕”。
确定情况后,在附近设伏的民警冲进门,当场控制了刘某,并缴获80多件山寨的“国际名品”。
此外,民警在查获的一些单据上发现,从今年年初以来,刘某的“国际名品中转站”销售额达到二三十万元。而所谓的“国际名品”,有的成本价不到真品售价的十分之一。
目前,刘某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已经被刑拘,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据透露,涉案金额超过百万元,刘某或许将面临3到7年的有期徒刑。
【】
谎称网站升级
骗取银行卡密码
民警提醒,近期有人冒充“淘宝客服”骗钱
“近段时间,出现了一种诈骗手段。有人冒充淘宝网店客服人员,用外地电话主动联系受害人,以订单提交失败或网站升级等为名,发送链接,从而诱使受害人转账。”日前,莲前派出所在其微信公众账号发出警情提示,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家住前埔的郜先生是一名网购爱好者。5月25日下午,郜先生在淘宝一家网店上看中一双200多块钱的鞋子,于是,他用支付宝下了单。当天晚上10点多,郜先生接到了一个属地广东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淘宝网店客服人员。这名“客服人员”以支付宝网站在升级,下午购的鞋货款未收到为由,要郜先生重新付款,但只需付两块钱。“客服人员”发来了一个支付链接,信以为真的郜先生一步步按照对方的要求操作,还输入了银行卡账号和密码。这时,郜先生才发觉不对劲,等他反应过来时,卡内的余额悉数被转走了。郜先生说,他被骗了5000多元。随后,郜先生报了警。目前,案件正进一步调查中。(记者吴海奎)
警方提醒:
不要轻易相信互联网上搜索的所谓“客服信息”,接到涉及财务往来的陌生电话或短信,一定要注意防范,仔细核查。(文 记者 吴俊鸿 通讯员郑燕足 夏晓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