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副刊 >> 正文

童年·马尾·蚬子

http://www.mwnews.cn  2017-04-27 14:48:56      【字号

  ○海翔

  “螺圆蚬扁蟹爪尖只只有壳,鳅短鳝长鳗嘴细条条实鳞”,这是有关水产品的一副巧联。联中说的蚬子,福州人都很熟悉。

  蚬子,福州方言称 “纽囝”, 蚬子是一种淡水养殖贝类,味道极其鲜美,蛋白质含量很高。它的外观为心形,极小,最大的也不过大拇指甲大小,小的只有瓜子大小。闽江是我国河蚬的主要产区之一。

  童年时的家乡马尾,占尽秀美闽江的自然优势,触目一切无一不与蚬相关。那时的房子大部分都是依江而建, 各家各户都有一条拴在门前的“鸭仔撇”(一种小船),船上配备有蚬耙、蚬浮板,洗蚬的蚬箩、蚬箝、蚬筛、蚬篓……,所有生产工具,都带上一个蚬字。那时的闽江中盛产河蚬,江中退潮时露出的沙滩上,随便捧上一把沙子,在水中一荡便是一把金灿灿、黄澄澄的肥蚬,因此,我的童年是与小伙伴们经常在碧水清滩的河中摸蚬子嘻闹中渡过。当时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蚬子伴随我渡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欢乐的童年时光。

  我爱家乡的蚬子,更爱家乡的蚬民。他们用辛勤的双手,耕耘着平淡的生活。那时,我家也与沿江的村民一样,都以打蚬为生。往往天还未亮,蚬民们取上蚬具就披星戴月摇着“鸭仔撇”出发了。那时的江中经常可见到密密麻麻的“鸭仔撇”穿梭于两岸之间,有时一字排开,在船的一边,把用几只铁丝制作的的蚬耙,一头系上绳子扔到江中,另一头绑在船舷边,船的另一边放下竹编的蚬浮板,系好绳子也绑在船舷上,在水流的冲击下,蚬浮板拉着“鸭仔撇”顺流而下,这样就可以一边抓起蚬耙上绳子的一头,捞起蚬耙,把扒上的蚬子倒入小船的船舱,再把蚬耙扔入江中,如此反复操作。一条“鸭仔撇”劳作一天,一般可以捞上百来斤的蚬子。

  涨潮了,满载着收获的一条条“鸭仔撇”,在白鹭翩翩、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接踵而归,这时长长的江边河滩上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蚬民一家大小都出动的洗蚬场面非常热闹。洗蚬,就是把捞回来的蚬从船舱里兜出来洗干净,拣去混在蚬里的沙石杂物,然后,依次用三种不同规格的筛子过筛,将蚬分成大中小三个规格,分别装进不同的箩筐里,在河滩里放养,以待第二天卖个好价钱。

  当时,家乡的蚬民生活比较艰苦,各家各户下饭的菜往往就是蚬子。因此,大家想出了各种各样吃蚬子的方法,纽囝肉煮锅边,锅边又称“鼎边糊”,当时各家各户都会做纽囝肉“鼎边糊”。还有“葱爆蚬子”,就是将洗净的蚬子,在锅里捞一下,淋上几滴油,半勺虾油,两个砸扁的蒜头,几粒葱珠,就成为一碗蚬黄葱绿、香气四溢的佳肴了,是一碟下饭的好菜。这里最讲究的是火候。煮老了,蚬子全开了,鲜味都跑到水里。煮嫩了,蚬子壳紧闭,吃不方便。硬咬开来,生生的,也没有鲜味。只有煮到蚬子刚刚开一条细缝,佐料渗得进,鲜味跑不出,用舌尖顶开,尝那蚬肉,唇齿留香。

  随着时间的流失,有些记忆已经渐渐地被我们忘却,但小时候马尾家乡的蚬子却时常在我的记忆里闪现着,至今回想起来还是那么令人久久难以忘怀,那金灿灿、黄澄澄的蚬子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