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副刊 >> 正文

让出人生“六尺巷”

http://www.mwnews.cn  2021-08-20 15:45:57      【字号

  ○黄俊

  端午期间,安徽省桐城“六尺巷”人头攒动,前来打卡的游人络绎不绝。

  那天,一位当地长者老张为我当起了义务“讲解员”,他一边讲起“六尺巷”故事,一边将清末桐城派晚期作家姚永朴记载的《旧闻随笔》,一字不漏地背出:“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吴闻之感服,亦让三尺。其地至今名为‘六尺巷’。”

  “‘宰相肚里好撑船。’张英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轻松化解了街坊邻里矛盾,这条厚德载福的巷子,成就了一段广为流传的千古佳话!”老张兴之所至,侃侃而谈。沿着卵石路穿行,我手抚墙砖仿佛看到了古时旧宅故人冰释前嫌的场景。生长茂盛的香樟树,清香袭人,从巷子两旁伸展出来的枝叶摩挲作响,犹如友邻把手言和的欢声笑语……

  驻足诗画照壁前,老张又讲起了张英之子张廷玉“替子让探花”的故事。那是在清雍正十一年,张若霭(张英的孙子)参加“殿试”,高中金榜一甲第三名(即探花)。可是,张廷玉却认为儿子占尽了贫寒读书人的机会。于是请求雍正帝恩准张若霭让出名额给天下平民英才。当时,雍正皇帝劝说:“你儿子名列探花,朕实出于至公,非因大臣之子而有意提拔。”后来,在张廷玉执意请求下,雍正帝勉从其请,将张若霭由一甲探花改为二甲第一名。为此,雍正帝深感其谦卑公允之义,要求读卷官将此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并谕示:“候朕览定,颁示中外”。

  源于良好家风的熏陶和教化,张家自张英曾祖父就开始迭出“有廉能声”的循良名宦。张英的祖父张士维曾致书以谕其从仕之道:“敬者德之基,俭者廉之本,祖宗积德累世,以及于汝,循理安命,毋妄求也!”张英撰写《聪训斋语》、张廷玉著述《澄怀园语》,为子孙后代树立人生准则,使家族出现三世得谥、六代翰林的盛况。更令人称奇的是,张英的次子张廷玉,为官50载,历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遭逢极盛,名垂史传。去世后,谥文和,身后配享太庙,富贵寿考,终清一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惟其一人。

  时至今日,“礼让”典故虽成往事,但是张英父子俩儿敦邻睦里、礼让寒士的经典故事,依然为后人口口相传,啧啧称道。

  无独有偶,在福州市鼓楼区东街口附近有一条“孝义巷”,有一个与桐城“六尺巷”如出一辙的坊间传说:昔时有富、贵两家为建房争墙互不相让,地方官吏又忌惮于双方各势而延搁。其中一家因其父在朝为官,写信予其父欲借势压人,岂料父复诗云:“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儿子读诗后,尊父命把墙退后三尺。富家听后大受感动,也退让了三尺。于是,原本无巷处因两家互让遂成一条六尺巷。后人分别取贵家的“孝”、富家的“义”字,名之“孝义巷”。此说虽无志书佐证,然小巷尊“孝”明“义”之道,与桐城“让他三尺”至德礼让的教义同样穿越时光,直抵人心。

  走在桐城大街上,看到桐城人携老扶幼来此感受传统文化教育,国内外游客一波接一波,纷至沓来。我想起了《走一走人生“六尺巷”》中的话语:“‘六尺巷’是一把人生的尺子,值得我们经常拿出来量一量;更是一种人生修养境地的隐喻,值得我们经常去走一走。常走‘六尺巷’,修行正己,就会走出人生天地宽,走出人生的高天白云,走出无愧后人的历史评说。”是啊,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走出一个个修身养性、从政用权和遵纪守法的“六尺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