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副刊 >> 正文

“饼印”的人文情怀

http://www.mwnews.cn  2021-09-23 14:09:45      【字号

  ○张新文

  朋友搬家时把他爷爷的爷爷用过的一枚月饼模送给了我,一再嘱咐我拿到家洗洗还能用。显然,他是担心我把它扔了,其实,我是个收藏迷,求之不得的宝物,岂有舍弃的道理。

  霉斑清洗之后,犹如贵妃出浴露出真容,边缘虽然留下两处凹伤,但岁月依然不减,油香浸染纹理,质地光鲜美好。这枚月饼模是本地的红木料所做,既然据说是友人爷爷的爷爷时代用过的,大致推算一下,最迟也不会低于清代,甚至更早,兴许是明末清初时所产。月饼模直径约8厘米,圆形,有三重圆形由内往外扩展,犹如平静的水面落下一粒石子,一圈圈涟漪向远方延伸,大有追梦逐福的愿景。刀功老道,层次分明,连体圆润,一气呵成;力度、巧劲和审美,独具匠心,彰显了民间高超的雕刻艺术和追求月圆人团圆的朴素的人文情怀!

  月饼模,又叫“月饼印”,人们通常习惯叫“饼印”。传说饼印的鼻祖是嫦娥。嫦娥由于被迫无奈吃了丈夫后羿的两粒长生不老丹,就身不由己地飞到了月宫。天上人间,一对夫妻相思之苦可想而知。后来,后羿采纳一位仙人指点,八月十五深夜,团面如月置于西北方向,轻唤“嫦娥……嫦娥……”数声,嫦娥果然至,夫妻得团圆,喜泪盈面颊。当嫦娥看到后羿手上、身上到处是面粉时,噗嗤笑了,“离了女人,你们男人就是这副模样!看你把面团团的,哪里像月亮啊,倒像个锄头。”于是,她找来木料和工具,连夜做了一个面团模,并且教后羿把和好的面团放入模具里压实再倒置,往桌子上一拍即可。嫦娥制作的面团模,应该是“饼印”的最早形态了。

  月饼有文字可考是在南宋时期,吴自枚《梦粱录》里第一次出现了“月饼”这两个字。民间八月十五流行吃月饼是在明代;到了清代中秋节吃月饼已经成为大家普遍认知的习俗,并代代相传。所以,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饼印”可追溯的历史最迟不会晚于宋朝,甚至更早。

  月饼在民间有的家庭不用“饼印”也可制作月饼,凭的是经验和感觉,比如我的母亲一辈子喜欢自己用铁锅烙制月饼。九十多岁的母亲清瘦、腰不弯、眼睛不花,每到芝麻成熟季节,离过中秋节也就近了。选择晴好天气,母亲会拿个笆斗(一种用柳条编制的用于盛粮食的器具),里面放一把镰刀,到晒场地割芝麻。有的芝麻在地里已经成熟,母亲就小心翼翼地把芝麻头朝下,往笆斗里磕芝麻。经过母亲千挑万选的芝麻,再经过去杂、淘洗、晾晒、炒熟、捣碎、加糖,方可成月饼陷。因为烙月饼对火候要求严格,火小,烙不熟;火大,外糊里生,所以,母亲烙月饼只用麦秸草,麦秸草火性柔和,易燃易灭。过去孩提时代一到中秋佳节,虽然物质匮乏,一家人还是能够坐在一起赏月亮吃月饼的。时下,人口流动性大,加之中秋节假期短,聚少离多,只能靠月圆、饼圆来寄托那一缕缕相思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而使用“饼印”制作月饼的,可能要占很大的比例,特别是广式月饼、京式月饼和苏式月饼所在的地域,无论生产作坊还是一户人家,饼印都是必不可少的器具。制作“饼印”的木料多为果树,如杏木、梨木、枣木、柿木、柚木等,另外就是桂木、红木了。之所以选用果树做“饼印”的木料,一是果树木料无异味,有的还有果香味;另一个原因是果树木质好,便于雕刻而且坚固抗摔打。“饼印”的形状多为圆形、方形、菱形,也有特殊的形状,比如月牙形、桃形和鱼形,这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有关。圆形,就象征团圆、美满和幸福;方形,就象征光明正大、坦荡做人;菱形,就象征着富有;鱼形,就象征年年有余……

  中秋佳节,当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寄托思乡、思念故人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要感激一下带给我们人文情怀的一枚“饼印”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