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船政钟楼与老街百姓的中西时间观

http://www.mwnews.cn  2014-04-03 09:31:58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林键

  在社会历史学视野下,船政钟楼不仅是建筑学的概念。它还是相对隐性的工业时代社群时间观形成的显性标志。

  船政未创设之前,马尾中岐村处于农业社会。年复一年,人们围绕农业生产为中心而生活。农业社会里的人们时间观念是单一地以农历二十四节气为轮回而作息。清同治五年船政创办于马尾,将西方工业生产生活方式引入马尾。与工业生产相对应的西方公历概念也同时引入地方社会。从此工业生产活动开始主导马尾街人群的生活,并且当地社群中形成双重时间观念:既有中国传统农历文明二十四节气时间观,又有西方工业文明以7天作息制时间观。可见,船政促使马尾街居民作息时间观念多元化。

  我们今日所见的船政法式钟楼始建于民国十五年(1927)。但这并非意味着马尾街社群公历时间观形成于1927年。实际在约清同治五年(1866年)以后,船政工人公历时间观就已经开始形成。船政创办之初,船政即设有西式报时装置于厂区之内。根据笔者观察,同治九年(1870年)苏格兰摄影师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来到马尾拍摄了系列船政历史相片。其中他从莺  山俯拍船厂相片中可见厂区内有两个报时器。其一是从船厂北门通往江岸的直道东南侧旁有一座六面体的“号钟”钟楼。其二是在船厂北门附近有洋员办公楼。其屋脊正中央赫然设有一台自鸣钟。这些都足以说明,船政创办伊始其生产就已经在洋匠的主导下采用西式的作息制度。可以说,近代中国历史上,马尾街是最早出现中西时间观共存社会现象的城镇之一。

  通过解读物化的显性的船政钟楼,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地方社会人群无形的隐性的时间观的形成过程。这样使我们对“船政对地方社会的影响”课题更加清晰、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