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马尾街的人文演进一:从马尾地名的演进看人文变迁

http://www.mwnews.cn  2013-08-08 08:18:29   来源:海峡时报    【字号

  外来人口增多,马尾镇上生活的多数人已经不再具有与马尾人文历史相关的心理预设背景。笔者考证马尾街人文历史的演进,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它,希望更多人对继承马尾街的文化传统有所担当。

  从宋代有文献记载以来到民国时期,马尾的人文演进过程无不与每个时代主题遥相呼应,并为我们留下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尾经济腾飞,老镇聚落新陈代谢加速。历史文化核心区域内的古建筑、古地名逐渐消亡。与此同时马尾的外来人口增多,人文主体结构也发生剧烈变化。这样就使马尾镇上生活的多数人已经不再具有与马尾人文历史相关的心理预设背景。笔者考证马尾街人文历史的演进,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它,希望更多人对继承马尾街的文化传统有所担当。

  马尾地名由宋代“石马”到清初“马尾”演化

  马尾地名源于马限山西南麓距离陆地约40米处的闽江中的一块礁石。人们只有在闽江退潮之时方能一睹“石马”真容。马头指向长乐营前一方的闽江水域称为“马头江”,马尾指向中岐一方的闽江水域称为“马尾江”。按照晚清的习惯,由马限山——莺脰山——鸡头山包围成的新月形土地就是“马尾”。

  宋代以前有关马尾的历史文献极其稀有。在宋代,马尾之所以被历史记录非因此地人文繁荣农产丰富(实情则相反),而是该处江中暗礁耸立对航运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历史现象:关于马尾地区第一次的历史文献记载是与“大马礁”有关——这是在南宋淳熙九年(1182)梁克家所撰《三山志?地理六?海道》,书中提到“石马”。笔者认为大马礁在南宋开始被关注而载入历史文献,完全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宋代以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福建沿海城市走向繁荣。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福州人口数量达20万以上,一跃成为全国六大的城市之一。 在对外贸易繁荣、航运逐渐增多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港口航运安全是历史的必然。到了明代,人们开始用细致用名词来划分今天马江一带的水域:明成化十九年(1483)翰林院编修黄仲昭所撰《八闽通志》出现“马头江”的称呼。明代王应山所撰《闽都记?郡东?闽县》以及董应举所撰《崇相集?海澳认课图》中均出现“马江”的称呼。 这都显示明代中后期人们在马江一带航运活动更加频繁。由此可见:马尾地名是由宋代“石马”(礁石名)——明代“马尾江”“马江”(水域名)——清初“马尾”(陆地名)逐渐演化而来。

  洋人用福州方言叫马尾:“Ma Moy”

  马尾能够一朝成名,完全是因发生在马尾的近代中国的两个事件。其一,是近代中国五口通商,马尾港为其中之一。洋人商船都选择停泊在水域宽阔的马江,称这一带水域为“Pagoda Anchorage(罗星塔抛锚地)”。该地从此扬名国际。其二,同治年间洋务运动,清廷择地“水深土实”的马尾兴办船政。同治五年(1866)6月25日左宗棠在上奏朝廷的《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内就多次使用“马尾”地名,只字未提“中岐”。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曾在奏折中将“马尾”与“中岐”并用。往后就连扬帆东来的洋人都学会用字母拼写福州方言的马尾读音:“Ma Moy”。由此可见,马尾地名在清同治期间已经广泛使用流传。进入民国纪元以后在马尾里坊形成、整合过程中,“中岐村”成为马尾里坊的一部分,而被里坊名称取而代之。在今天年轻一代的马尾人多半不知“中岐”为何处。

  清光绪末年出现“马江区”,隶属于闽县。进入民国纪元以后“马江”常常与“马尾”并用,使用率很高。这里的“马江”已不再是明代文献语境中特指水域,而是借指沿江陆上的一些机构,比如:马江造船所、马江堂(教堂)等等。20世纪70年代设有马江区革命委员会。80年代“马江”依然为人们沿用,比如:马江幼稚园(方言)、马江客船站(方言)、马江中心小学等称呼。

  地名蕴含着当地生动的人文活动历史信息

  在了解地方地名的产生演进历史过程之后,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对今天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地名“马尾”、“马江”、“马尾街”进行界定。当今“马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马尾指的是今天按照行政区划的定义,马尾区包含亭江、罗星街道、马尾镇、快安等广大区域。狭义的马尾特指晚清以来形成的马尾旧镇范围。当今“马江”的定义与狭义的马尾等同。现在的“马江”因已不再是行政区划名称所以很少被单独使用,而更多与马尾旧镇的一些机构联合组成名词词组。“马尾街”一词应该形成于清同治年间。它指的就是清朝从船政衙门一直到官道头(码头)用花岗石铺就路面的这条街道,是晚清马尾最核心的区域。“马尾街”一词的语境比“马尾”、“马江”具有更深厚的人文气息。福州话“马尾街”一词语境表述的是“在马尾旧镇空间里生活的人和他们的故事”。

  从明代以前马尾仍是名不见经传的不毛之地到晚清成为大清帝国最大的造船工业基地,马尾地名的产生演进过程我们不难发现:400年以来马尾的人文活动无不与渔业、航海、造船有关。这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东南沿海城镇特有的海洋文化的性质。从中我们也可以得知一个道理:地名蕴含着当地生动的人文活动历史信息。我们通过地名,可以知道历史上当地的原始地貌、当地人的生活生产方式、物产资源等等。当人们把地名雅化改造,都会造成历史信息的流失和错位,比如:把“渔墩”(墩,是元代行政区划单位)改为“儒江”;把“网岐”(该名与旧时当地丛居疍民从事渔业捕捞有关)改为“旺岐”;“莺脰山”(当地地形)改为“婴脰山”等等。因此保留原始地名就是对人文历史的尊重。

  本报通讯员 林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