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阅读,只为快乐

http://www.mwnews.cn  2014-01-01 13:22:05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 冯秀彬

  每当提起读书,文化人大多批评时下国人浮躁,宁可在手机、电脑上游玩,也不喜欢捧起一本书阅读。作为一个读者我也深有同感,但也要为读者讨一个公道:阅读着实不易!

  读书其实和穿衣、吃饭、找对象等是大同小异的,就像从前看到一本自己认为的好书拼命为朋友推荐,朋友买回家没看几页,便在书架上“长眼不醒”。为此,自己常常百思不得其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文化的定位,决定了阅读的取向,简单说,在诗人眼里的鲜花和绿草,在牛羊眼中不过是可口的草料。所以,即使像鲁迅、钱钟书、胡适等大师级人物给别人开书单时也显得特别谨慎,因为他们深谙每个人文化的差异性,强迫性阅读甚至比与一个丑婆娘入洞房还要难上加难。

  由此,想起村上春树,想起了当年他的《挪威的森林》给我带来的阅读快感,于是一咬牙,买了他很多的作品,如《海边的卡夫卡》、《寻羊冒险记》、《1973年的弹子球》、《再袭面包店》、《国境以西》、《1Q84》等等。可翻开阅读,远远不是那个感觉,有的看了几页,有的看了一页便扔在了一边。可见,即使一个作家不同的作品给予我们的阅读感觉也不尽相同。村上的作品能让我完完全全实现阅读的只有三本书:《挪威的森林》、《1Q84》和《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其实没有为什么,就是一看便放不下,便读完了,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思想性或艺术性,完全没有,阅读是生活,阅读是喜好,青年时代非要追求深刻的感觉一去不返了。仔细想想也说的过去:你找对象、穿衣、买包、吃美食也要思想深刻吗?即使思想再深刻的书,你读了思想就深刻了?就明白人生的至理了?如果不能感悟,再深刻的思想也是人家的,你什么也没有。

  这样想来,忽然想起村上在《挪威的森林》里的一句话,是说每当拿起《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无论是什么时候,无论从哪儿读起,从来没让他失望过。这样的评价是令人震撼的,可见作品在读者的心中引起了多大的共鸣。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川端康成的作品对我来说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因为他所有作品我都实现了全部阅读,有的,还不只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