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巡检司制度与闽安巡检司衙门

http://www.mwnews.cn  2014-09-11 10:29:42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胡珍宝

  闽安巡检司衙门位于亭江镇闽安村城里街,始建于唐代,为监镇卫,宋为巡检司;清代重建,为协台衙门,管理水师,又厘海关,为闽省南北盐馆总卡。现存的闽安巡检司衙门为明末清初建筑,由门楼、照壁、仪门、正厅和后堂及天井组成,占地面积1768平方米。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风火山墙,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保存完好。前庭有北宋元  年间的石盂一个,后院植有宋代丹桂树一株,石壁留“香溢清远”的题刻;衙门现存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英军犯顺厦门报警碑》一块。1992年11月2日,闽安巡检司衙门旧址列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巡检司官品及职能经过了长期的历史变迁。据考,巡检之名始于宋代,主要设置于沿边或关隘要地,或兼管数州数县,或仅管一州一县,多数以武官任之。有管辖几个州县交接处治安的,也有仅以一县为范围的,但都属州县主官统领。在海南及归、峡、荆门等地,则置都巡检使。元代沿置,职权多限于一县之境,一般是在偏离县城的乡津、集镇、要冲、关隘等处设巡检司,职掌缉捕盗贼、盘诘奸伪、警备不虞。因此,比较起同属九品官的一般同僚,巡检可就威风了许多,有“辣”官之称。明清依旧保存了这个制度,惟品秩益加下降,元代时巡检是秩九品,明清时无论是巡检还是副巡检,都为从九品,以后还有以“未入流”充巡检的。

  何以这个总在秩末流外之间徘徊的区区巡检,会有超越一般同僚小官的威风,被称之为“辣”官呢?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巡检司具有县衙门派出机构的性质,可以经营处理管区的次要事件,很有点“小正堂”的威势,有的巡检司在普通老百姓面前抖起来,更是了不得。如宋代《名公书判清明集》里,收有好几篇申饬巡检骚扰农民的移文。文中提到一个“日来妄作渐著”的周巡检,催科的事他去伸手,诉讼的事他也去插脚,“乃至差人,便至亲出”,“遂致一家之四人无辜而被执,一乡之内,四邻望风而潜遁。”气得上司骂他说,“今观此讼之兴,特田野小(民)唇舌细故,此等讼州县无日无之。若事有大于此者,则凶声气焰又当如何?”这还是宋朝时的情况,明清时更了不得。据《明史·职官志》载,洪武十三年(1380)二月,朱元璋曾对天下巡检“特赐敕谕之”,有了这样一把“尚方宝剑”在手,恐怕连他的上司也不能随意责怪了。

  其二,巡检司还有一个置在要津的地利之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借“盘诘奸伪”、“验查路引”以行把持,许多巡检还兼有收税的差使,比如闽安巡检又厘海关,为闽省南北盐馆总卡。实际生活中,巡检司“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仅可在普通行旅客商跟前耍摆,有时连过往公差也要被敲竹杠。有些赴任的官员,从中常有顺路做一点捎带走私生意,沿途逢驿打尖,驿丞只有服侍的份儿;可碰到巡检司就不同了,他的责任是检查,查出扣留并不费事。

  巡检之“辣”,当然又是和其可以随时采取“捕盗”、“警奸”等军警性质之手段相联系的。比如清人陈康祺《郎潜纪闻》中,就记过这样一件史实:乾隆皇帝巡行热河,有个叫张若瀛的巡检,负责本地段的警备。某太监自恃是天子扈从,沿途滋扰,张若瀛劝了他几句,做“公公”的哪里会把个小小巡检放在眼里,遂咆哮痛骂。张若瀛盛怒之下,马上让手下人将其捆起,痛加大杖。直隶总督方某听说后差点没昏倒,惊呼“张某疯矣!”马上具章弹劾。可是乾隆皇帝不这样看,反而认为张若瀛是个忠诚守职的人,下旨越级提拔为知县。

  闽安巡检司在闽台关系史上有极重要的意义。清兵入闽后,巡检司衙门被当作驻军机构用。顺治年间,旗兵驻闽安镇,设水师营汛,属海坛镇(现平潭)管辖,有左、右二营,下辖台湾、澎湖等地。台湾、澎湖当时是荒凉之地,一般人不大愿意前往值勤,而由左、右二营以3年为期轮戍。现在闽安尚有右营村地名,台湾南部海军基地左营也是当年左营换防驻扎的地方。

  1663年,闽安镇建协台衙门,设五营四哨,后裁减兵员。1684年,闽安协台衙门设副将(从二品官职),辖左右二营,下置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等,官兵共1500人,分巡全哨。1717年,随着罗星塔寨城的建立,闽安镇附近也用当地花岗石夯土建崇新寨城、登高寨城、贠山寨城,一座城寨占地约六、七亩。后来还建有田螺湾水寨、水门道炮台、香炉峰村鹦哥寨,拱卫闽安城,作为闽江第二道防线。

  1728年,闽安镇设旗营水师,驻防贠山水寨。修建亭江炮台(亦称南般炮台),属督标水师分防。至清乾隆时,闽安镇主要军事机关有副将署、左营游击署和右营游击署。清道光年间,闽安协台衙门属福宁镇,管辖范围上自魁岐、下至闽江口,军队驻防远至台湾、澎湖,为保卫我国东南沿海,维护祖国统一发挥过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