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干部”扎基层
——记琅岐镇党政办副主任江义
http://www.mwnews.cn 2016-11-15 23:44:02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报记者 林颖
11月14日清晨六点,江义起了个早,赶到红星村的征收地里找到一直不愿签约的农民,向他们一遍遍解读征收政策。晚上9点多,雁行江主干道房屋征迁指挥部里灯火通明,江义度过了又一个晚归的加班夜。经过多日的沟通协调,他终于说服闽江村连老太的儿媳们,促成了一家人平和征迁。这一天是忙碌的,13个小时里,江义几乎没有休息,他用“挤”出来的时间忙碌在各个项目现场。
“百日攻坚”以来,江义迎来了忙碌的一年。他参加了琅岐3个市级百日攻坚项目的征迁、交地工作,这个自称是“草根”的乡镇干部凭借12年的基层经验,攻克了项目中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忙碌,为了家乡的建设
1978年,江义出生于琅岐,小时候家乡的贫瘠让他印象深刻,他说,如今琅岐能迎来火热的开发建设,这是琅岐几代人的期盼。“看着不是本地户籍的镇领导都在夜以继日为琅岐建设加班加点,我们本地干部更要加倍多做一些。”
江义似乎总有一股用不完的冲劲儿。2003年,他担任琅岐星辉村书记,2014年,考上公务员的他调到琅岐镇党政办。琅岐开发建设以来,他先后参加了琅岐闽江大桥、环岛路三期、雁行江北岸综合整治、福州东绕城高速、雁行江主干道等项目,累计完成土地征收1000多亩。10月,自贸区福州片区琅岐区块基础设施项目启动,江义被派往红星村任包村领导。
琅岐镇镇长庄青峰告诉记者:“按照惯例,包村领导必须由镇两委干部担任,但因为江义的基层工作经验足、群众基础好,镇里将他派驻到‘征收大户’红星村。白天他在红星村走街串户,到农田里与村民讲政策,晚上又回到雁行江主干道房屋征收指挥部,一直忙碌到深夜,但他从未有怨言。”
因为自贸区琅岐区块要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红星村涉及征地面积两百多亩。但不少农民靠农田吃饭,不愿土地被征收的情绪弥漫在村子里,江义带着村两委干部一一找到农户,了解他们的困难,消除他们的质疑。为了征收补偿的公平公正,江义从打击“抢种”入手,一方面要保障农户的主要种植产物,一方面要对抢种的地面物进行及时清理,确保每一个农民可以获得公平的补偿。
攻坚,要倾听村民的诉求
征收工作中,江义常听到村民的各种诉求——“土地征收后农民的保障在哪里?”“全村土地征收补偿怎么做到公平公正?”“退休后如何养老?”江义说,村民提出的问题,就是攻坚的重点。
11月初,雁行江主干道房屋征迁工作启动,记者在江义的工作册里看到,他已经详细收集好征迁户信息。“磨刀不误砍柴工,摸底工作就如‘磨刀’,每一个征迁户都有特点,了解了他们的困难和需求,设身处地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往往是推进工作的前提。”
闽江村的老江一家令江义印象深刻。老江和大儿子死于一场海难,留下年迈的老伴儿、患有精神疾病的大儿媳、尚未结婚的二儿子和30岁却没工作的大孙子。那场海难过后,本就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生存,老江的老伴儿提出了要获得2套75平米的房屋赔偿,但这样的赔偿不在政策允许范畴之内。“了解到老江一家的困难,我已经向镇里汇报了情况,希望为他们申请困难补助。”
在琅岐环岛路三期项目中,江义勇挑重担担任了云龙村包村工作队队长。7000多人口、征迁工作情况复杂的云龙村,江义发挥着基层干部的优势,坚持暖心、依法征迁。
老叶承包的一个十几亩的养鸭场在环岛路三期项目的征收红线范围内,起初因为补偿价位问题,老叶十分抵触征迁工作,如果不能顺利征收,将影响到环岛路三期的建设进度。为了打消老叶的顾虑,江义十多次登门拜访,并摆出了关于养鸭场的160多项造价、评估细目,逐一对照征收政策向他讲解。细心的江义发现,每次陪老叶一同谈判的还有他的堂兄 ,于是通过人脉关系找到老叶的堂兄请他一同帮忙做工作,最终老叶心服口服:“你们的工作做得很细致,我同意签约。”
进入11月中旬,随着琅岐各个项目的全面“开花”,江义愈加忙碌,但他感觉愈加充实。“‘草根干部’的优势在于,这张熟面孔容易获得村民们的信任,如此我就能借此多倾听村民们的需求和问题,家乡在嬗变,我希望家乡人的生活能因此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