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人物 >> 正文

吴碧英的百岁感悟

http://www.mwnews.cn  2016-10-18 15:42:40   来源:海峡时报    【字号

  灰蒙的天夹着细雨,打湿了来时的路,吴碧英倚着老墙,对着巷口的曲径望了又望。再过33天,便是这位阅尽百年风霜的吴奶奶102岁的寿辰了。关于长寿,这位亭江镇唯一的百岁老人自有她的秘诀,即饮食规律、子女孝顺、心态乐观。四世同堂的幸福合影映在一叠泛黄的老照片上,过往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寒风秋雨中,吴奶奶一家的故事如一杯热茶暖着人心。

  常道:民以食为天,健康的饮食是开启生命的钥匙,吴奶奶也有其独特的饮食习惯。“婆婆每天6点多就会醒来,早餐都是牛奶配糕点;到中午11点多,再煮些面食;晚餐,就吃米饭。此外,婆婆还喜欢吃鱼、虾、贝壳类的海鲜、河鲜。鲜少吃肉类,但有一个例外,就是元宵。”对于老人家的作息与喜好,儿媳董利英都牢牢记在心头,“婆婆爱吃元宵,所以我们家会常常包元宵,昨天她还吃了10颗,看到她吃得开心,我们就满足了。”只要三餐时间一到,董利英便会端着饭食从四楼送到一楼来,来来回回,时光便在这一级级台阶中将故事娓娓道来。

  1970年,时年24岁的杨兆钦成了家,儿媳董利英成了吴碧英的贴心人。“以前旧社会,媳妇儿总是得听婆婆的,但我婆婆不这样,她总是会顾及我的感受,把我当亲女儿看待,打心眼里心疼我。”儿媳董利英轻拍着吴奶奶的手,幸福地说道。邻里时常艳羡吴碧英幸福的晚年生活,常常称道杨兆钦夫妇孝顺,杨兆钦却说只是尽了做儿子的责任。老人的房间里按着一个电铃,电铃的那头便是杨兆钦夫妇四楼的住处,“老人家腿脚不方便,就让她住在一楼,她想出去散步时,可以随时出门。电铃就在床头,一伸手就可以按到,只要一按电铃,我们马上就下来了。”今年杨兆钦夫妇远渡重洋探望海外的子孙,本有半年的探亲期,不到四十天,杨兆钦夫妇便回了国,杨兆钦说:“母亲在养老院,我心里不踏实,生怕别人照顾不好,这一回来,心就安了。”

  走过百年,过往如一帧帧影片浮现脑海,战火纷飞的年岁里,父母的早逝,让吴碧英成了伶仃无依的孤儿。1931年,正值妙龄的吴碧英从连江嫁到亭江,让她漂泊的心有了家的港湾,白云苍狗间不觉85载。丈夫漂泊海外,与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屈指可数。1955年,丈夫返乡没几日,便又匆匆离去了,吴碧英守着家盼着、盼着,盼了一辈子,巷口依旧没有丈夫归家的身影。家中的顶梁柱不在,子女年纪尚小,操持家务、侍奉婆婆、抚养子女,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吴碧英的肩头。“当时日子过得紧巴,我的父亲、爷爷在国外讨生活,即便如此,家里的生活仍是紧张。我有印象开始,便是和母亲、奶奶相依为命。”儿子杨兆钦长舒一口气缓缓道来。

  即便日子再困苦,吴碧英也未将生活过得含糊。“您还记得以前穿旗袍的样子不?”床沿的董利英捧着泛黄的老照片,在吴碧英耳边轻声地问道,只见老人家抬眼望了望相片,害羞地点了点头,呵呵地笑出声来。

  不曾放弃生活的信念让吴碧英一家熬过了那些难过的年月。1960年,14岁的少年杨兆钦为减家庭的生活负担,他在姐姐的介绍下进了福州火柴厂当学徒,每天12小时的工作时长,让正在长身体的杨兆钦渐渐吃不消了。“当时工资才8毛每个月,两班倒的工作制,累得我喘不过气,为了不连累姐姐,我从火柴厂辞职回到了亭江。”回到亭江后,杨兆钦进了亭江的农械厂工作,从学徒到师傅,凭借着一双勤劳的手,日子渐渐有了盼头。“当学徒第一年一个月12元,第二年27元,到了第三年,我连跳两级成了厂里的师傅,生活渐渐好了起来。”杨兆钦说道,“母亲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心态好,总是一副乐观豁达的样子。”也许是老人的乐观豁达感染着家人,才让吴碧英一家的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