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副刊 >> 正文

三十年的爱与诚

http://www.mwnews.cn  2015-02-26 14:36:53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林宏辉

  30年,我所有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与这座小城有关。

  30年前,我出生的那天傍晚,爸爸说他一直认为我没这么快出来,还从医院步行回家看了新闻联播,刚看完就接到电话,说我降生了。就在我迫不及待地来到这个世界的前四个月,我降生的这片土地也刚刚迎来了新生,有了一个“丫霸”的新名字——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我的童年在蜜罐中长大。奶奶宠我,直到上小学了,她还常常背着我不让我多走路;爷爷爱我,从小跟着他学毛笔、象棋,他总说我们的老宅子从前就在罗星塔下,很大很大。爷爷的爷爷是个进士,家里会念书的人很多。后来为了响应政府改造罗星塔公园的需要,一家才搬到了沿山路。爸爸扮演着严父的角色,每周末就算有再忙的工作,也会抽空带我去当老师的姑爹姑妈家辅导作文、英语,妈妈在造船厂上班,因为厂里离小学近的缘故,我几乎午饭都在厂里解决,童年把我养得白白胖胖少不了妈妈的功劳。

  “努力把福州开发区建设得更快更好!”最初的十年,开发区和我一样被寄予了厚望,“开发区大有希望”的号角吸引并激励着那一代的马尾人,“内引外联”是我在当时报刊中看到出现频率最多的字眼。同学中很多父母都在革新厂、渔业厂工作,我的爸爸毅然下海来到了一家台资企业,他们老板从台湾带给我的一件新衣服让我在小伙伴中显摆了一把,而最让我兴奋也最期待的则是造船厂每年2-3次的轮船下水,规模仪式一年比一年热闹,就像过年一样。

  奶奶去世了,我的童年也结束了。操劳一生、曾是大家闺秀的奶奶终究没有感受到从马尾到福州的直线距离到底有多近。一条笔直的江滨路,让我可以时常很方便的和小伙伴们一起坐公交去趟台江。那些年,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每次进出福马路马尾隧道那上边的醒目题词。“马尾的事,特事特办,马上就办”给新马尾带来了新气象。气派的环岛雕塑,修整一新的君竹路,这座小城摩托车、三轮车变多了,外来人也变得更多了。那些年,人缘很好的妈妈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会下岗,中专毕业的表哥进入了中华映管,英语专业毕业的表姐带回了在新大陆工作的表姐夫,家里把空余的房子租给了四川务工人员,他们也渐渐成为了新马尾人的代表。那些年,经过了初考失利的我,“头悬梁、锥刺股”考上了福州重点高中,又上了大学。那段时间打电话回家,很想跟爷爷说上几句,但他总是自言自语。有次,打电话回去,爸爸说爷爷有一天竟然独自一人坐上三轮车去了刚开通的青洲大桥。当全家心急如焚找回来的时候,八十岁高龄的爷爷说再不看看马尾的变化,他就再也看不到了。

  尽管已在福州城区安家,结婚时,我还是把酒店定在了马尾。婚礼开始前,我带着老婆来到江边,涛涛闽江水依然波澜不惊,我说起了百年前那场血雨腥风的战争,就像当年爷爷告诉我的一样,我们登上了罗星塔,说起了柳七娘、大宅子,就像当年伯伯和爸爸告诉我一样。

  2013年,爸爸告诉我马尾的老房子要拆了,历史又是如此的相似,我们又一次响应号召,即将离开故乡。搬家持续时间很长,爸爸妈妈像蚂蚁一样一点点地把东西往福州的家里送,他们什么都舍不得扔,这是爷爷留下的族谱、区志,这是老宅子的床铺和桌子,这是我小时候集结的作文本、电子琴。

  搬家进入尾声,我牵着女儿稚嫩的小手,再次拾级而上,来到马尾的老家。每走一步,我都不由得泪流满面。想起了在奶奶背上的童年,想起了搀扶爷爷一级一级走楼梯的日子,想起了每次归家听到的外地口音、闻到的辣椒味。人总是需要长大,这里有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光,也有开发区的每一步成长,无论他或快或慢的发展速度,一草一木的变化,作为马尾人的我都铭记在心,为他高兴、为他鼓劲。三十而立的我们,同样面临着压力与挑战,迈入新的一年,自贸区的建设,136战略的提出,对于马尾而言,一定是个机遇。让我们一起奔跑吧,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