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第一位土地公与昭忠祠摩崖石刻

http://www.mwnews.cn  2014-04-17 09:45:34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胡珍宝

  到过福州马尾昭忠祠的人,看到马江海战英烈陵墓后山崖上的“蒋山青处”四字摩崖题刻,常常感到不解,四处打探其由来,这得从我国的第一位土地公说起。

  土地公是中国民间信仰中分布最广泛、最普遍的神灵。土地公的前身是社神。最初“社”是土地之主,从写法上看,这是个会意字,“示”字在甲骨文中表示“桌石”。原始人就把石块一竖一横叠架成石桌形状,立于部落中心,当作“神”来膜拜,称为“桌石”。这种形式在现在农村的一些土地庙中也可以看到,里面放上两块上小下大,貌似人形的石块,充作社公、社婆。“土”字表示从地面上突起来的一堆土,古人极为敬重土地,有了土地就有了农业,有了农业就有了食物,所以人们把堆起来的土看成神,并向它祭献。到了殷周时期,人们就把“示”和“土”两个独立字合为“社”字,会意为“土地之神”,也是社神。

  关于土地公的来历,据记载,第一个被奉为土地公的是汉代的蒋子文。蒋歆,字子文,三国时广陵(今扬州)人。相传,蒋子文生前嗜酒,为人正直,行侠侠义。常自谓:“己骨清,死当为神。”汉朝末年,担任秣陵尉(秦汉时期今南京的称谓),追捕盗贼到钟山下,盗贼击伤了他的前额,不久就离开人世。

  到了孙权建立东吴政权的时候,有一个蒋子文手下的旧吏看见蒋子文在大道上乘坐白马、手执白羽扇,侍从左右跟随身旁,和生前一模一样。蒋子文对这位旧吏说:“我是这儿的土地神,为下界百姓造福,你可以告诉朝廷,给我立庙。”于是朝廷派使者封蒋子文为中都侯,为其立庙堂,并将钟山改名蒋山,这就是最早的土地公了。

  既然土地公管辖的只是某一地方,各地当然就有自己的土地公了,并演变为可根据地方的需要而产生,如花园土地、青苗土地、长生土地、拦凹土地,庙神土地等。作为地方的守护神,土地公大都由对当地有功者死后所任,因为他们生前正直友善,所以成神后,也是一副慈善面孔,以正面形象示人。

  土地公、蒋山与昭忠祠也有密切的关联。1884年8月23日(清光绪十年农历七月初三),法国远东舰队悍然入侵马尾,突袭福建水师,挑起震惊中外的甲申中法马江海战。马江之战大约半小时,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根据战后不完全统计,福建水师阵亡将士达736人。马江海战结束后,闽江沿岸军民自发组织打捞阵亡福建水师将士的遗体,许多已经无法辨认,除被家属认领的,剩下的500多具沿江分九冢掩埋,冢前各立“忠冢”石碑。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由张佩纶奏请清廷修建昭忠祠,后由新任船政大臣裴荫森奉旨修建。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为纪念甲申中法马江海战殉难的福建水师官兵,清光绪皇帝特赐旨建昭忠祠。1920年,海军总司令蓝建枢督同福州船政局局长、海军轮机中将陈兆锵募修昭忠祠,报请民国政府将甲午海战死难将士栗主入祀昭忠祠,陈兆锵作《甲申、甲午两役合祀马江昭忠祠碑》,并在马限山东麓昭忠祠旁建英烈陵园,将沿江掩埋九冢骨骸合葬于陵园陵墓中。1921年秋,陈兆锵题“蒋山青处”作摩崖题刻,“蒋山”即指南京钟山。比喻埋葬英烈的马限山象蒋山一样青葱如画,英烈报国之志永垂不朽;也暗喻甲申、甲午海战的英烈们如同蒋子文一样为人们景仰,奉为当地守护神。今天,“蒋山青处”四个大字仍然向来自各地的游客展示英烈的精神和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