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朱熹不署名龙门题刻

http://www.mwnews.cn  2015-01-08 10:32:50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杨成和

  据《闽书》及《福建通志》记载,朱熹在1197年到1198年间到过闽县亭江长柄铁冶场,并在此讲学。明神宗万历年闽(1573—1620),乡人倡议建朱子祠于当年朱熹讲学地。

  闽安龙门摩崖题刻群,现为马尾区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龙门榜书题刻,刻文:“龙门”,在赵与滂诗刻左侧。

  如果“龙门”二字是朱熹题刻,朱熹为何不署名,参观者无不疑云团团。故事得从宋朝讲起。宋庆元元年(1195年),宋宁宗即位,宰相赵汝愚荐朱熹为侍讲。当时韩胄专权,放逐良相赵汝愚。朱熹上书,斥韩弄权误国,也批评皇室在“百姓饥饿流离”之际,却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而无矜恻怜之心”,责宁宋“独断”,并言“此弊不革,臣恐名为独断,而主威不免于下移,欲以求治,而反不免于致乱。”这惹恼了皇帝,也得罪了权奸。朱熹自登进士第后,50多年里为官仅9年,他在朝才做了46天侍讲,就被削职,回到建阳讲学与著书。

  然而,韩胄等人并不干休,他们把赵汝愚等高级官员,连同朱熹等文人,一概排斥,列为党人,或予以流放,或打进监牢。此事件震动朝野,史称“庆元党案”。韩把朱熹的道学列为“伪学”,严禁朱熹的著作,甚至有人上书乞斩朱熹。这时,朱的弟子中,胆小的屏伏山野,动摇的更名他师、过门不入,甚至变易衣冠,狎游市肆,以自别其非党。

  虽处境恶劣,朱熹仍“日与诸生讲学不休。”为避伪学之禁,他“避迹无定所,”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足迹遍及古田、闽县、侯官、顺昌、泰宁、长乐、长溪(霞浦)、连江、闽清等地讲学旅游。试想。在奸相韩胄弄权精通整人的时期,那有忠臣良将的话语权,谁胆敢抗拒权奸,那怕不粉身碎骨,也将体无完肤。朱熹深谙此道,不署名龙门题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