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一群玩转机器人的小学生

http://www.mwnews.cn  2016-03-29 23:23:56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实习记者 郭颖 记者 林颖 文/图

  3月29,马尾实验小学的科技教室里,一场特殊的足球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双方队员激烈地“厮杀”着,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仅一张桌子大小的比赛场地有着许多的“助威者”——原来,这是一场机器人足球赛,参赛运动队员正是靠轮子“行走”的小小机器人们。会踢足球的机器人正是由这些平均年纪才11岁的小学生们编程、组装制作而成,他们还凭借这个作品获得了国家级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小学足球金奖及多项省市级奖项。

  该校自2004年推出科技创新兴趣班,到2011科技创新已经发展成为学校的特色教育。“在国家号召‘万众创新、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实小逐步将科技创新融入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课程中。”马尾实验小学校长叶耀国表示,已经有100多名学生获得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别的各类科技比赛金、银、铜牌,成为了众口称赞的“小创客”,这些小创客们究竟是如何培养的?记者走近了这个群体。

  科技创新从娃娃抓起

  虽是放学时间,在马尾实验小学的机器人实验室里,几个学生并没有着急归家,而正在老师任鑫的指导下不断试验着新调试的机器人。

  今年45岁的任鑫是将科技创新兴趣班带入学校的老师。撇下教师的身份,任鑫还是福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有一次协会组织大家到台湾考察,我们发现在台湾科技创新班已经走红,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有了大大的提升,反观我们的孩子大多只是屋檐下苦读的学生,那时候萌生了将科技带进校园的想法。”

  任鑫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支持,陆续成立了“电脑机器人”小组、船模小组、科技创新小组、电子百拼小组、信息教育(电脑科幻画)小组等兴趣小组。 “一路走来,不少家长不理解我们的初衷,认为学习才是主要,但他们忽略的恰是学生自身最应该激发的创新能力。”任鑫苦笑着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一次省级比赛的前夕,一位学生家长给我打电话,说孩子要升学了不能参加比赛浪费时间,急得我们直跳脚,最后还上门劝说。”

  让家长的不理解转为放心,科技创新兴趣班的道路并不好走。“一个机器人是由最初的小螺丝慢慢组装整合,经过一次又一次地试验,才能让机器人在赛场上所向披靡,这其中培养的是孩子的思维、动手及耐力。”任鑫告诉记者,参与兴趣班的学生们常常在完成作业之余花费更多的时间来一步一步践行着他们的科技梦,一遍又一遍地在电脑前敲下他们所需要的代码。“老师们承担的是‘师傅领进门’的工作,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六年级的胡霄阳谈起自己的科技梦,眼里更多的兴奋:“刚开始接触科技创新感觉挺好的,也可以拓宽我的视野。”让家长们改观的是,胡霄阳在提升了创新能力的同时学习成绩也不断提升,并排名前茅,如今他还是学校的大队长、班级副班长。

  “学生的改变让家长改观,更有心的家长还会依旧学生研究的课题寻找多方资源,让学生在专家团队的带领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让科技从小被重视,这便是我们的初衷。”任鑫笑道。

  从兴趣班到“创新实践园”

  2011年以来,科技创新走近了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每年区教育局都投入10万元为学生购置设备。“近年来,我们也有倾向地招收物理、数学等学科的老师,为这个团队注入新鲜血液,目前我们共有8名教师, 2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叶耀国如是说道。

  马尾实验小学也正在把“科技”作为校园品牌,将科技节纳入校园节日,在这个独特的节日里,学生不会上课,可以在各种平台上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意作品。

  11岁的蔡哲昊就从中脱颖而出的。两年前,他设计发明的防虫粮仓还获得了福建省科技创新二等奖。

  说起这个粮仓,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家里的粮食没有保存好,就会滋生小虫卵,每每此时,妈妈总是在家里苦恼地抱怨道:‘哎哟,该怎么办呢?’当时我就想能不能发明出一个不生虫的粮仓呢?”脑中迸发的创意很快就付诸了行动,蔡哲昊打造了一个两层粮仓,“粮仓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当中有6个片区可以分放不同的粮食,第二层放可以保存粮食的干燥剂,第一层的夹板上有一个一个的洞,如果有小虫卵可以晃动粮仓另虫卵掉入第二层,保存下来的粮食就是干净的。”

  指导老师江晓柯告诉记者,这个防虫粮仓的设计最初设定的背景是国家粮仓鼠患虫患严重,极大浪费粮食,“别看蔡哲昊现在发明的粮仓模型虽小,如果运用到实际大小的粮仓中,也是十分有效的。我们力求学生的发明能够转变为实际运用。”

  科技创新的队伍正日益庞大,科技实践教室已经远远不及需求。叶耀国高兴地表示,学校在规划新校园的时候已经将科技创新实践教室纳入其中,其实将为学生提供150平方米的整层教学实践园,更多的小创客将在这里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