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民生经济两手抓 精准发力补短板

http://www.mwnews.cn  2016-10-29 11:39:59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近日,区委书记赵学峰带着一批区直干部来到了魁岐互通桥下,“路面尽可能做宽,未来这里将是进出马尾的重要分流口。”赵学峰一边询问规划、住建等部门的意见,一边指示着相关干部加快施工进度。赵书记口中的魁岐互通周边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是马尾供给侧改革“补短板”行动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近期开展的“百日攻坚”行动的重点项目。在改造工程完工后,此处将成为进出马尾城区的第三条通道,大大缓解了早晚高峰的车流压力。

  不仅是市政交通改造,翻开日前出台的《马尾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行动计划》(下文统称《计划》),针对马尾目前的不足,从水利、农村电网、公用设施等基础,到高新产业、先进制造业等经济布局都有详细规划,可谓干货十足。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社会事业水平

  马尾是老牌经济开发区,在这里最显眼的短板并不是经济,而是基础建设。“老马尾都知道,开发区有三难,看病难、出行难、上学难。”一位在马尾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开发区干部说道,“近几年的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离福州中心城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三难”的破解一直困扰着开发区,在供给侧改革的主旋律下,《计划》将规划的重点瞄准了“三难”短板。

  交通方面,将提升城市交通设施承载能力,到2018年,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7.3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3.5%,新增公共停车泊位600个以上,公交出行比重达到18%。

  教育方面,将加大教育、医疗资源向农村地区、园区倾斜力度,缓解入公办园难问题,到2018年,全区学前教育公办学额比例提高到60%左右。

  医疗方面,将构建新型卫生管理和医疗服务的“智慧医疗”新模式,到2018年,本区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不仅如此,《计划》在促进民生保障体系优质均衡发展上也有详细规划。2016-2018年重点实施青洲片和闽亭片旧屋区改造。还将建立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到2018年,全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30张;完善家政服务体系,鼓励实施家政服务工程;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

  发展高端高新产业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民生社会有短板,作为开发区主要发展力量的经济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症结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老开发区多年建设使得这里老旧工业沉积,新兴产业分量不足,第三产业占比较低。

  为在未来三年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计划》指向了发挥开发区优势的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并大力鼓励创新创业,扶持现代服务业等办法。

  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是高端高新产业,也是开发区优势所在。《计划》将其内容与《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结合,力图打造一批特色明显、产业链完善、具有规模效应的相关产业集群。以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机器换工”、质量品牌提升等行动为手段,推动金属压延、轻工食品等传统产业创新转型。

  与此同时,创新创业将被大力推进。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加大,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力争2018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R&D)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特别是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达70家,培育26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

  第三产业则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优化楼宇扶持政策,加大总部企业引进培育力度;推进一批冷链仓储、保税仓储等现代物流项目建设;以跨境电商产业园、两岸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平台,积极承接台湾企业和国际服务外包转移;推进闽安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开发等。

  更重要的是,马尾区将在优化投资软环境上“下苦工”。未来三年,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提高项目落地建设效率。重点以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建设为突破口,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提高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加大金融创新和金融机构引进力度,发展壮大多层次资本交易中心。随着软环境的提升,马尾的产业结构调整之路将更为顺畅。

  本报记者  许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