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消费 >> 正文

存单失效22万变8400元 银行变老赖还有理

http://www.mwnews.cn  2013-10-10 09:26:09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湖北丹江口市民盛忠奎夫妻1989年在某国有大行办了一项增值储蓄业务,存2000元,24年后本息共22万元。今年9月21日存折到期,却被告知此存单失效,只能获得8400元本息。当地有类似遭遇的储户有70多人。

  对于存单失效,银行给出的解释是,央行于1989年9月18日下发紧急通知,保值储蓄存款只有三、五、八年三种期限,并且要求各地银行立即停办“存款1000元,存24年后收益额为11万元”的保值储蓄业务。

  分析一下:央行于1989年9月18日下发的通知,盛忠奎是当年9月份办理的这份业务,今年9月21日到期,那也就意味着,他办理业务的时间,与央行通知的时间先后差不了几天。那么,银行应按要求及时通知储户,为何要等24年后存单到期才告知?而且,还打着当年的通知,只肯支付8年的本息。

  这两年关于银行的服务意识淡薄的投诉屡见不鲜。比如,全国各地爆出不少持卡人在ATM机存款时机器吞卡,拨打客服电话,银行人员迟迟不到,而改称ATM机多吐钱时,银行人员迅速赶到。对待客户的态度,立马见了高下。如果损失的是银行的权益,银行必然不让一分,而如果损失的是客户的权益,银行就会找出各种借口推诿。

  如今,各家银行网点宽敞明亮,等候区座椅舒适,甚至在柜台边摆有鲜花和糖果,接待客户时要起立,说出一套一套有礼貌的术语。可以说在服务形式上很人性化。然而,客户真正需要的,是希望你发自内心的转变。

  认错不是软弱,而是一种诚实。银行转变服务态度,不妨从认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