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头条新闻 >> 正文

福州“国检十条”发布 马尾外经贸将占尽先机

“一地备案、全国共享”,“过程监管+结果评估”等措施全国首创

http://www.mwnews.cn  2016-11-02 11:06:43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记者 王彦 许琳晶

  高效的通关手续、政策的先试先行、制度的不断创新……这些往往是一个区域吸引进出口贸易企业聚集发展的重要因素,政策上的优化通常能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大发展。

  11月2日上午,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式发布《服务马尾区外经贸发展十条措施》(下称“国检十条”),以“凡是能突破的政策都优先在马尾先行先试,凡是能简化的程序都优先在马尾简化优化”思路制定措施,通过“创新、提速、增效”三轮驱动,进一步支持和服务马尾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其中,针对马尾新兴、特色产业发展,港口优势发挥等均有专项政策出台,“干货”颇多。

  创新监管模式促进新兴业态集聚

  “备案”,对于追求高效通关的电商企业来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词。以往,马尾新进入的电商企业无论是否在其他地区备案过,都必须重新在马尾备案。如今,这样的“麻烦事”企业再也无需重复。“一地备案、全国共享”是此次“国检十条”含金量最高的政策之一,也是全国首创的国检政策。

  “只要企业在其他地方备案过,我们就视同已在马尾备案,这大大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马尾办主任黄见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自贸区、福州新区等“五区叠加”优势使马尾不少新兴业态蓬勃发展。而此次“国检十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分别对自贸、循环经济、跨境电商三大马尾主要新兴业态制定了专项政策,旨在扶持马尾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

  针对自贸区发展需求,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创新采取“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和“一事一议”、“一企一议”和“一策一议”机制;跨境电商方面,对相关企业和商品实施“一地备案、全国共享”、“正面清单”管理等措施,对网购保税进口商品根据风险等级分类实施不同的检验合格评定模式,加快跨境电商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对区内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项目境内外维修、再制造产业,全国首创“过程监管+结果评估”入境维修再制造产品检验检疫监管模式,降低准入门槛,扩大免于装运前检验范围。

  东北理光(福州)印刷设备有限公司就是此次“过程监管+结果评估”模式的受惠企业,得益于新政策,该公司进口的每批货物可节省装运前第三方检测费用2000美金。

  提速通关流程发挥港口辐射作用

  不只是新兴产业,“国检十条”还针对马尾特有的港口优势制定了一系列举措,力促老港口焕发新活力。

  作为已运行数十年的老港——马尾青洲港设计容量为30万标箱,随着贸易业务的拓展,如今正以近70万标箱的超负荷在持续运转。为解决这一问题,“国检十条”将支持综合类集装箱港外堆场的设立。黄见超表示:“港外堆场的增设可以进一步发挥马尾各老港口的作用,缓解马尾老港的承载压力,同时还能充分发挥马尾进口肉类、水果和种苗指定进口口岸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不单如此,“国检十条”还将支持马尾对台邮路的港外集中查验,完善两岸海运快件检验检疫监管流程;对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进境集装箱实施“提前集中预处理”模式,对进境空集装箱实施“就地查验”模式,降低了以往查验移动集装箱给企业带来的搬运成本;对装载食品用出境集装箱实施“集中预检”模式,推进“一站式查验”,加快外贸集装箱货物放行速度。

  “新措施实施后,除高风险产品和质检总局、福建检验检疫局有规定抽检比例的产品外,进口抽检比例将降33%,出口抽检比例降50%,进出口检验检疫周期律短20%。”

  此外,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还在马尾首先推出了“移动查验、即查即放”系统。一线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手机终端就可以完成货物查验的大部分工作,并采取“先放行、后录单”的模式,增加了企业流转效率。

  增效优质产业服务外贸优进优出

  区域产业的大发展需要龙头项目、龙头企业的有力带动,其中,特色产业的培育、重点项目建设的加速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国检十条”中加入了相关的针对性措施,助力优质产业增值增效。

  科立视二期项目是马尾重点项目之一,它的建设将带动马尾区高端玻璃相关产业的发展。针对类似项目和企业,“国检十条”有着专门的政策倾斜。黄见超透露:“我们目前已先期开展了部分试点,科立视就是其中之一,福州检验检疫局与科立视制定了多个‘备忘录’,支持其项目建设设备到货后‘先直提、后检验’,大大加快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大型船企转型升级、电子产业特色发展两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以促进马尾外贸由‘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

  与此同时,作为全国唯一的海产品交易所——中国一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国检十条”将对其实施“统一申报、集中查验、分批核放”模式,并探索对自捕水产品快速放行模式,助推马尾打造中国最大远洋渔获集散地。

  两岸产业方面,“国检十条”大胆先行先试,除国家禁止、限制进口的商品等重点敏感商品外,对区内进口原产于台湾的一般工业品免于实施检验,对进口台湾农产品、食品、化妆品实施“源头管理、口岸验放”;优先支持马尾企业对台出口、对外注册,对两岸产业对接的重点项目、企业落实立项管理和个性化优质服务措施;进一步推进两岸检验检疫证书数据交换与核查、两岸认证认可和检测结果的互认与互信,并先行试点对台单方采信。

  相关链接

  福州检验检疫局推出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十条措施

  当前,福州马尾作为全国唯一的“五区叠加”(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及国家级开发区)区域,面临重大战略发展机遇。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立足检验检疫职能优势,以“创新、提速、增效”三轮驱动,推出支持马尾外经贸发展十条措施,促进外向型经济和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1.支持和促进自贸项目对接落地。围绕马尾自贸试验片区的试验任务部署,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在原有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力争出台一批新的制度,进一步完善“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完善“一事一议”“一企一议”和“一策一议”机制,进一步优化检验检疫业务流程,支持和促进自贸片区项目加快对接落地。

  2.支持和促进跨境电商跨越发展。对跨境电商企业和商品实施“一地备案、全国共享”,落实商品“正面清单”管理;支持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一般不实施品质检验,对网购保税进口商品根据风险等级分类实施不同的检验合格评定模式;支持地方政府加快跨境电商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跨境电商监管园区建设,支持马尾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直邮业务,加快设立“海外仓”。

  3.支持和促进循环经济持续增长。对区内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项目境内外维修、再制造产业给予检验检疫技术监管、技术帮扶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支持更多区内企业获批质检总局认定的再制造资质企业,创新“过程监管+结果评估”入境维修再制造产品检验检疫监管模式,降低准入门槛,扩大免于装运前检验范围,支持马尾循环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4.支持区港联动。充分发挥马尾港进口肉类、水果和种苗指定进口口岸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支持增设综合类集装箱港外堆场,共同推动马尾港集装箱仓储、周转、查验、运作条件改善和效率提升;支持福盛物流港外集中查验场进一步发挥对台新邮路作用,完善两岸海运快件检验检疫监管流程,推动利用海运快件平台打造两岸跨境贸易和快速物流新通道。

  5.优化查验模式。探索实施对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进境集装箱实施“提前集中预处理”模式,对进境空集装箱实施“就地查验”模式、原则上不进行移柜翻柜,对装载食品用出境集装箱实施“集中预检”模式。进一步扩大对出入境集装箱和水产品、肉类、鱼粉等大宗进口货物的集中查验范围,吸引更多外贸货物经由马尾港进出。

  6.提升查验效能。进一步推进“一站式查验”工作,加快外贸集装箱货物放行速度。强化风险评估,除高风险产品和质检总局、福建检验检疫局有规定抽检比例的产品外,力争进口抽检比例再降1/3,出口抽检比例再降1/2,进出口检验检疫周期缩短1/5。

  7.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移动查验、即查即放系统的推广使用,进一步完善电子闸口系统的使用功能,积极参与福州港口一体化平台建设;积极支持和推进地方电子口岸公共信息化平台、“单一窗口”和口岸信息共享共用机制化建设。

  8.助力优质产业增值增效。积极协同地方政府和大型物流企业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以国检部门行政背书的形式,吸引更多的优质外贸产业在马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帮扶科立视二期、中日达金属扩产技改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大型船企转型升级和电子产业特色发展,力促马尾外贸由“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

  9.助力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做大做强。对进口水产品实施“统一申报、集中查验、分批核放”模式,优化检验监管方案,在风险分析和企业自检自控的基础上,实施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探索对自捕水产品快速放行模式,加快通关速度,降低物流成本,助推马尾打造中国最大远洋渔获集散地。

  10.助力两岸产业对接先行先试。除国家禁止、限制进口的商品等重点敏感商品外,对区内进口原产于台湾的一般工业品免于实施检验,对进口台湾农产品、食品、化妆品实施“源头管理、口岸验放”。优先支持马尾企业对台出口、对外注册,对两岸产业对接的重点项目、企业落实立项管理和个性化优质服务措施。进一步推进两岸检验检疫证书数据交换与核查、两岸认证认可和检测结果的互认与互信,服务两岸产业对接,先行试点对台单方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