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理财 >> 正文

美国老太太和中国大妈:谁更爱奢侈品

http://www.mwnews.cn  2013-05-15 10:56:18   来源:证券时报网    【字号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与以前内需不旺时提倡高消费的做法,似乎截然不同。

  记得改革开放初期,穷怕了的中国人即使挣了钱也要到银行存起来,致使国内消费不济,内需不旺。配合中国刺激消费的决策,一个故事在中国大地流传:说有两个老太太相遇了,一个来自中国,一个来自美国。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30年钱,晚年终于买了一套大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晚年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据说,华尔街杜撰的这个“美国老太太”的故事,让中国许多人实现了消费观念的转型。

  可是,到了2008年,连上帝都没有想到,“美国老太太”的住房出问题了,住了数十年的房子突然住不起了,房子被银行收走了。

  今天,华尔街又在力捧“中国大妈”疯抢黄金(1424.80,0.30,0.02%)、勇斗金融大鳄的故事,高盛甚至停止推荐做空黄金。他们将中国大妈与华尔街大鳄扯到一起,甚至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大妈”们扫货的大多是实物黄金,是消费品性质的金首饰,完全不具有投资意义。说实话,笔者认为,过去几十年中国在高消费上一直被忽悠了,尤其是奢侈品消费上。在打开中国奢侈品的市场方面,日本人出于营销目的,使品牌精细化,把它神化了;香港人使奢侈品全面欧化;美国人、韩国人则把奢侈品平民化,便于打进中国市场。

  高盛集团最早在一份报告中,曾把中国列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并预测有望很快超越东瀛邻国,成为第一大奢侈品市场。高盛估计,目前中国奢侈品消费主流人群在4000万左右,未来5年这个市场将增至1.6亿。美国《华尔街日报》呼应说:“富人们的奢华盛宴从未结束过……而最新一轮打开炫耀性消费香槟酒瓶塞的国家就是中国。”

  在国际市场的复杂诱因下,笔者提醒国人要警惕奢侈品认识上的两大误区:

  一是人不能未老先奢。按照国际惯例和消费结构,40~60岁的中老年人才是奢侈品消费的主体。但统计资料显示,73%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不满45岁,而同样年龄段占比在日本和英国分别为37%和28%。另外,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的平均水平是用自己财富的4%左右去购买,而在中国,很多暴发户用40%甚至更高的比例去一掷千金。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游客海外购物额达130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幅达95%,翻了近一倍。中国游客退税额超过俄罗斯、日本、印度,位居首位。

  二是国不能未富先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名列全球第二,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是全球第93位。中国的基尼系数更是在2000年就超过了0.4%,并于2004年达到0.465%的高位,从此居高不下。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才还不到4000美元,而且按照国际贫困标准,中国现在还有1.5亿的贫困人口。一下子冒出这么大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将中国打造成世界顶级奢侈品消费的国度,未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