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媒体看马尾 >> 正文

闽台亲缘 马尾闽安古镇的戍台题材石刻

http://www.mwnews.cn  2014-05-07 10:00:50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石碑

  石碑

“义冢“

  “义冢”

  □闽台亲缘 ■杨成和 文/图

  历史上闽安古镇与台湾的关系十分密切,至今闽安还留下三处相关的石碑。

  福建戍守台湾将士墓群碑刻(原名闽安虎头山清军义冢)。位于闽安虎头山,墓群中央立大石碑一方,高0.85米,宽0.42米,正中楷书刻文:“义冢”,上款刻文:“同治岁次甲戌冬”,下款刻文:“十月吉旦立”。清军义冢135座,面东北,三合土结构,宽10.65米,纵深10.9米,小坟分为12行,坟头墓碑高0.37米,宽0.24米,厚0,8米,碑面镌刻阵亡将士的籍贯及姓名,籍贯横排,姓名竖排,由127面有姓名墓碑及8面无字碑组成,碑的材质皆为花岗岩。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戍守台湾将士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全国唯一阵亡将士籍贯姓名单独列碑的墓群,是沈葆桢为戍守台湾将士做的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清同治甲戌,日本以台湾生番残害琉球船员,生番非中国版图为辞,派兵入侵台湾。清廷派沈葆桢为钦差大臣渡海办理台湾防务,驻守闽安镇的左营、右营官兵随沈葆桢赴援台湾。他们抵御日军,最终迫使日本退兵。135位赴台阵亡清兵的遗骸归葬于此。

  嘉庆捐修城隍庙碑。此碑原来被放置于闽安中学校园空地,2012年,马尾区文物部门将其移至闽安协台衙门旁。碑已断成两截,材质为花岗岩。圆形龙纹碑首,碑高3.02米,宽1.10米。碑文:“今将各善信题捐鸿名列右:信官林文灿拾元,连□桂八元,朱渥五元,薛天恩四元,(中略七行)闽安左右两营军士捐钱六十六两,(下略三十九行)”。本碑为嘉庆年间闽安“台旋”的军士等军民捐修城隍庙时所立。所谓“台旋”,指由台旋省也,就是班兵戍台期满归来。其中,林文灿等均为“台旋”的军士。林文灿为福州府闽县人,行伍出身。嘉庆十六年(1811年)时,代理福建闽安水师右营中军守备,受派驻防台湾笨港口。二十三年(1818年),任台湾沪尾中军守备。

  咸丰捐修城隍庙碑。该碑原放置在闽安中学操场边。2012年,马尾区文物部门将其移至闽安协台衙门旁。碑质花岗岩,高0.254米,宽0.83米。碑额:“勒碑刻铭”。碑阳:“闽安左右营军士两次共捐钱肆佰捌拾伍千肆百文,道光二十九年二起台旋军士共捐钱肆拾玖千叁百文,道光三十年三起台旋军士共捐钱肆拾千贰百文,道光三十年四起台旋军士共捐钱□□文,咸丰二年头起台旋军士共捐钱□□文,(下略四十三行)”。本碑刻碑时间为咸丰三年桐月,此碑是闽安碑刻中唯一一处提到班兵的碑刻。本碑所涉及的时间从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至咸丰三年(1853年)。清初台湾收复后,清朝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自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起,清政府实行班兵制度,从福建各地抽调兵源前往台湾驻防。此碑刻所指台旋军士即当时派往台湾戍满回归闽安的“班兵”,证明了闽安水师是清政府派往台湾维持社会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