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自贸动态 >> 正文

潮起扬帆去:福建自贸区以开放“支点”释放更多发展红利

http://www.mwnews.cn  2017-04-24 10:02:26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新华社福州4月21日电(记者 李慧颖)两年前,福建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运营。两年来,在这片实施面积118.0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172项改革试验任务相继落地,新增企业数量增长3倍,融资租赁、跨境电商、航空维修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福建自贸区以开放“支点”的新姿,释放出更多发展红利。

  两条“丝路”交汇的开放格局

  21日上午,厦门自贸片区的海沧铁路货场,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启程向北,在满洲里出境,13天后将直达莫斯科。

  在中国目前开通中欧班列的12个城市中,厦门是唯一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结点。这趟从自贸区开出的班列,从2015年开通至今,已实现常态化运营。

  中欧(厦门)班列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邢屹说,下一步是将班列向东盟延伸,打造“一带一路”国际货物通道。

  成为两条“丝路”交汇的枢纽,这一开放定位在福建自贸区日益清晰:厦门港增开8条东南亚集装箱航线、2条邮轮航线,东盟发往厦门港的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6成;位于福州片区的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发展境内外会员357家,马来西亚分中心已建立,发展交易商2053家,交易额1574亿元……

  福建省自贸办相关负责人认为,推动同“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开放合作是自贸区建设的应有之义,“要让自贸试验区与‘海丝’核心区形成同频共振之势”。

  两家“老”外企激活的新机遇

  “没有自贸区,可能就没有我们公司的新业务。”东北理光(福州)印刷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丛说。这家成立于2003年的日资企业,在自贸区挂牌3个月后,就投产了复印机再制造项目,通过专业甄选回收境外的品牌旧复印机进行再生产,使之达到国家及行业标准。

  无论是二手设备进口,还是外资投资再制造产业,都需要有关部门的逐项审批。自贸区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让这家“老”外企跨过了审批门槛,新项目顺利投产。

  两年来,公司的再制造新业务稳步增长,东北理光还利用自贸区的报税维修政策,拓展了进口维修业务,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而再制造业也发展成为福州片区的产业新业态。

  1996年投产的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也是自贸区里的“老”企业。以前太古的飞机维修以境外市场为主,借助自贸区“修理物品+保税仓库”的模式,维修用的零部件免征进口环节税,使得企业开拓境内市场的成本大为降低。太古境内业务大幅增长,还承接了包括邮航、顺丰等多个客机改货机的新项目。

  除了太古,目前已有12家航空维修企业入驻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2016年,厦门航空维修业发展成为超百亿元产业链。

  福建自贸区挂牌两年,新增企业48550户,注册资本9447.72亿元,是挂牌前的3.15倍和4.25倍。

  两个“窗口”折射开放型经济的革新

  平潭先行事业有限公司的林绍聪到自贸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花十分钟就填完了表格。自贸试验区投资体制改革落地后,林绍聪的工作相比过去大为减轻。从规划选址到竣工验收,项目审批从原来的265天缩减到3个月,原来的99个章变成了1个章,十几个审批部门变成了一个窗口。

  平潭行政审批局项目投资处副处长俞宏斌说,这并不是简单的“窗口改革”,它解决的是过去十几个审批部门职能交叉、重复审查、久拖不决,甚至互相“踢皮球”的问题。

  拿出手机,在APP上轻轻点击几下,报关员就可以与海关预约货物查验时间地点,在约定时间配合海关完成查验后,手机上将显示货物“已放行”。

  这就是福建自贸试验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带来的便利。“国际贸易所涉及的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35个部门的业务,都可以通过‘单一窗口’直接办理。”厦门自贸试验区电子口岸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军介绍。

  经过两年的运营,“单一窗口”日单证处理量已经超过11万票,直接服务企业5000多家,进出口货物的申报效率提升50%以上,出口货物通关时间由4个小时减至5分钟,船舶检验检疫申报时间由1天半缩短为2个半小时。

  像两个“窗口”的创新举措,福建自贸区共推出了225项,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累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