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两马交流 >> 正文

海峡两岸各界公祭福建戍守台湾将士

http://www.mwnews.cn  2014-09-14 13:21:15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马尾新闻网讯(记者 林颖 许琳晶 郑婷 文/图)9月14日,由福建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福建省文史馆、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社科院举办,马尾区人民政府承办的海峡两岸各界公祭福建戍守台湾将士活动在马尾区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嘉宾、戍台将士后裔代表及驻地部队官兵约500多人齐聚追思,公祭百年前在戍守台湾时牺牲的将士。

  冒雨公祭 唤醒中华民族共同记忆

  上午9时,亭江镇闽安村虎头山东北麓一片肃穆,在安葬135位福建戍守台湾的清军将士墓前,前来参加公祭活动的两岸嘉宾冒着大雨肃然伫立,把思念化入雨中追思百年前那一次闽江口的巡台出征,追忆戍台将士们为台湾的近现代化所做的贡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倪英达作了讲话。他表示,沈葆桢巡台推出一系列建设台湾的新政,开山筑路、办学抚番、减税招垦、创办交通、修筑电缆、采煤炼铁、扩大贸易,将台湾从封闭一变而为开放,推动了台湾走上近代化道路。戍台将士前仆后继,不惜以身殉国,创造英雄业绩,在人世间留下了浩然正气,写下了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海峡两岸同胞血浓于水,休戚与共,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保台建台壮歌。烈士墓前,福建省文史馆馆长卢美松庄重诵读祭文。

  随后,伴随着哀乐响起,两岸各界人士走到主席台前沿,缓缓抛撒手中洁白的花瓣,将一片赤诚相思告慰牺牲的将士们。公祭结束后,两岸嘉宾还前往左沈二公祠拜谒左宗棠、沈葆桢二公,到昭忠祠祭谒甲申、甲午海战英烈,并参观马江海战纪念馆、马尾造船厂船政轮机车间《深层脉动》展览等。

  卢美松告诉记者,此次两岸各界公祭福建戍台将士意义非凡。“福建戍守台湾将士墓群,是当年随沈葆桢巡台保台而牺牲的清军官兵的归葬地,它更是当年保卫台湾的历史见证。今天,两岸嘉宾公祭烈士,是在唤醒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卢美松表示,在当下的国际政治背景下,民族振兴应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责任,合则两利,离则两伤。“目前,海峡两岸多方进行经贸、文化交流,我认为接下去两岸应做到军事上的互信,政治上互动。”

  船政第三期学员王寿昌的孙子王文琛此次特地从北京赶来参加活动,今年已经年近80岁的他,感受着公祭的庄严。从小听着祖辈故事长大的他,从来没有这样深刻的感觉祖辈的伟大,“觉得他们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了起来,一下子立体了。”看了展览,他说:“在那样一个时代,在那样艰苦的情况下,他们都尽己所能,甚至发挥了超长的能力,战败并不耻辱。我要把这样的精神带回去,告诉给我的儿子孙子,传给后辈,让船政精神能够流传开来。”

  跨越海峡 两位同胞兄弟军人的携手

  上午十时许,两岸来宾祭谒甲申、甲午海战英烈后,走入纪念馆内参观。台湾前“海军总司令”叶昌桐身旁跟着同胞弟弟叶昌澄。经过“马江海战参战中国军舰战损情况表”时,叶昌澄向哥哥指出了“福胜号”舰长叶琛的名字,“这是我们的伯公。”叶昌澄说道。让人惊奇的是,这两位同胞兄弟一位是曾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军官,另一位则是台湾“海军上将”。

  在叶昌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当年烽火漫天,日寇侵榕,父亲辞世,母亲带着他与叶昌桐俩兄弟离别福州家乡,到南平避难。1943年秋,叶昌桐考入由福州马尾迁至贵州桐梓的海军学校,以十四岁之年远赴贵州入学。那时,叶昌澄随母亲到南平西郊溪边送别哥哥,不料这一次送别竟是兄弟俩最后一次看到对方年轻的容颜。1949年10月,叶昌桐随校由厦门迁往台湾左营,毕业后在台湾军队任职。这一年之后,那一湾浅浅的海峡阻隔了这段手足情。“从此,兄弟一别五十年。”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叶家出了两个军官,然而在叶家母亲心里,这样的荣耀却成了让她最揪心的“担忧”,因为大儿子此时正在台湾海军部队,而小儿子就在对岸的厦门任解放军驻地某炮兵部队的指导员。

  母亲的牵挂伴随她的一生,但老母亲直到去世都没有再见到她心爱的儿子,抱憾终身。1993年,叶昌澄带妻子飞跃海峡赴台探亲。在桃园机场,弟弟叶昌澄看着眼前的已经生了白发的哥哥不胜悲喜,两个老人在机场相拥而泣,阔别50年的亲情依旧那样浓烈……

  当天的公祭活动上,叶昌桐与叶昌澄在主席台上向牺牲的戍台将士三次深深鞠躬,那一刻两岸公祭的意义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叶昌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他首次参加公祭活动,“庄严又神圣,来到马尾就像回老家一样。而意义更加不同的是,今天是与我的弟弟一同来祭奠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