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王峬古渡口码头出土文物

http://www.mwnews.cn  2015-07-02 10:40:28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杨东汉

  凤窝村古称王  ,因王审知后代王姓人家最早迁居此处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为纪念王审知在此地金牌门开山碎石,开辟甘棠港故名。

  早在唐末宋初,王  村民就在甘棠港江岸开辟王  渡口码头,供进出海的商船、渔船在此停泊避风。宋淳熙,梁克家《三山志》卷五地理类载曰:“王  渡,河口渡,抵翁岐(亭江东岐),由翁岐渡三十里乃至,入城亦然”由于可见,宋时,王  渡口码头及翁岐渡口码头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港口码头和货物转运站。《三山志》还记载:“刘崎、王  、湖江(壶江)九潮:至埕角,每岁二月,乌头数万至东海,萃于此,泊关澳。”这里说的是琅岐港通海,潮流畅通,潮起潮落,每年二月,海鸟从东海而来,聚集于斯。《凤窝陈氏族谱》还记载:“始祖陈孟栋公于元至正乙酉年(1345年)献献重砌江头道(即王埔渡口码头)。”从此王  渡口码头更加完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一千多年开辟的王  古渡口码头已被淤泥所复盖,但遗址尚存,退潮时还可以看到古码头上一堆半掩半露的花岗岩条石。古码头在甘棠港(琅岐港)江岸,即现在凤窝翁氏宗祠前面江岸,面对南龟,南北走向。据当地老者说:“古码头是用大块乱毛石堆砌而成,上层用宽大花岗岩条石组砌,长约40多米,宽约5米多,从南到北向江中延伸,这里可停泊大海船。直到1954年开通福州至闽江口客轮后,古码头被废,又重新开辟现有的凤窝客轮码头,而古渡口码头已成为村民住所。

  宋代,闽南人开辟泉州刺桐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港口。由于甘棠港的开辟,促进琅岐造船业发展。宋、明时期,琅岐造船厂能造300-500吨大海船(俗称猫览)。闽南的海船经常开进琅岐港,还在琅岐租船,购船。《琅琦董氏族谱》记载:董氏先民早在宋代迁居凤窝村,门前有渡口码头。温陵(泉州)一带商船常来琅岐租船,并在海上通蕃做生意。有一次,泉州人把董家一个小孩带到泉州收养,传宗接代。后泉州董氏开枝发叶,成为当地大族,泉州之董即琅岐之董也。到了明代,琅岐岛因港口码头之利,在海上通蕃贸易风生水起,大发海财。但每年死于海寇、海难事故者不乏其人。董应举在《谕嘉登里文》中说:“今又通红夷,恃水洋七更船之便,贪小物三倍利之多,莫不碗、毡、绒、袜、青袄、皮兜,客银到手,浪用花撑。更可怪者,漳泉通蕃其故习也,今乃反来嘉登(琅岐)觅船。”可见琅岐人与闽南人在海上通番贸易已成习俗,琅岐港与刺桐港关系密切,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随着福州甘棠港的开辟,琅岐岛也成为出口商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这里风帆点点,舟楫纵横,进出海门,一派繁忙景象。福州的茶叶、陶瓷、瓷器等土特产品很大部分由琅岐港中转出口。1987年初,福州市文管会主任曾意丹和福州郊区文管会主任黄荣春,在琅岐凤窝村考察出土文物时,从一块20平方多米的洼地,发现一批南北朝和唐朝的明器。一件南朝双耳双唇带盖罐,外部施釉,呈米黄色,高29厘米,外12径14厘米,底径10.5厘米,为三级文物。一件唐青釉双耳盘口壶,细颈、大腹、外部施釉,呈青黄色,高33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11.5厘米。还有2件为唐青釉四耳盘口壶和唐青釉双耳盘口壶,均为三级文物。同时还发现大量陶瓷碎片。这里是古窑址,还是古沉船之地,还是古墓葬,还有待进一步考察。此后,在凤窝一处古墓葬还发现唐宋时期的九龙杯和青花瓷杯等出土文物。考古出土的埋藏在地下的文物,是印证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盛况的第一资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实物见证。也折射出琅岐港是当时对外货物的集散地和中转站。

  琅岐岛地处闽江口要冲,为扼控海门,屏障省会门户,为保障海上通商贸易安全,航道畅通,自甘棠港开通后,就在岛上设甘棠寨(刘崎巡检司)。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以闽安镇巡检司离海太远,诏移琅岐岛,设巡检司衙门于今衙前柱,以巡视海寇,维护海上治安。对从闽江口冲关企图偷漏税货船,由刘岐巡检司护送交闽县衙署处理。可见,刘崎巡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