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现实如此枯燥 宁可选择浮夸

http://www.mwnews.cn  2016-08-04 11:37:10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殷宴

  青春这股风已经吹了好几年。2011年,台湾导演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一炮打响,让沉浸于大场面大制作的内地同行看得目瞪口呆:没有成百上千的群众演员,没有满屏幕白花花的大胸,没有烧钱如流水的3D特效,几枚小鲜肉在学校操场上拉拉扯扯就让观众趋之若鹜,简直是无本万利。这等便宜生意不做天理不容,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青春片概念迅速升温,涌现出一批同类作品: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青春派》,2014年的《匆匆那年》、《同桌的你》,2015年的《万物生长》、《左耳》和《何以笙箫默》,今年《谁的青春不迷茫》打响青春市场,更有随之而来的《致青春2:原来你还在这里》攻占院线。

  青春究竟是什么?青春是一个过渡阶段,刚刚脱离儿童时代的单纯无知,又尚未掌握成人世界的圆熟老练,身体和心智都发育的半熟未熟,以青涩的姿态面对世界;这个阶段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与成年人截然不同,而这种独特性正是青春的魅力所在。

  在好莱坞经典青春片《美国派》中,四个大男孩把“性”视为通向成人世界的钥匙,在追求初体验的过程中闹出种种笑话,最后发现性与爱的真相与他们的想象不尽相同。在日本青春片《五个扑水的少年》中,一群相貌平平的高中男生居然组成花样游泳队,不顾别人的嘲笑全力以赴,最终证明自己的存在。在台湾青春片《蓝色大门》里,女主角为了自己的性取向而挣扎困惑,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初恋的悸动。这些看似平淡琐碎的故事,才是青春的本来面目。

  反观这一茬国产青春片,每一部都散发出浓浓的都市八点档气息。所谓的爱情无非是怀孕堕胎,所谓的友谊无非是喝酒吹牛,所谓的梦想无非是成名发财;顶着青春无敌的脸,却像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一样世故。

  《匆匆那年》的导演张一白曾在访谈中吐露心迹:“因为我的青春挺无聊的、挺苦闷的,所以我想通过拍电影,把自己未曾经历过的青春或者想象的青春体验一遍。”这句话道破了青春片臆想症的根源所在。好莱坞影片中的青春在中国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五零后、六零后的青春是文革语境下的非典型青春,七零后的真实青春是改革后的迷茫与破灭,八零后、九零后的青春则是高考、高考、高考。因为这样的青春太不堪回首,宁愿选择集体失忆,在银幕上意淫狗血淋漓的青春。

  其实我们并不是没有真实的青春片。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吕乐的《十三棵泡桐》,都将镜头对准了青春中不那么美好的一面,但这两部影片均未能通过审核。即使有幸过审,这样的作品恐怕也不会大卖:“意淫青春片”创下的票房记录表明,大部分观众并不关注青春的真相。当现实如此枯燥乏味,我们宁可选择浮夸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