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本地要闻 >> 正文

一“举”成名的背后

——记从马江举重基地走出的奥运冠军邓薇

http://www.mwnews.cn  2016-08-11 10:22:08   来源:海峡时报    【字号

  本报记者 林颖 郭颖

  8月10日凌晨,首征奥运的邓薇在女子举重63公斤级决赛中一举夺得金牌,并打破了挺举和总成绩的世界纪录,这一刻马江举重基地一片欢呼。凌晨4:40分,举重基地办公室主任陈胜风专门给记者发来“捷报”短信,语气中满是自豪,这位从举重基地走出的奥运女将果然不负众望,而属于她的奥运故事要从马尾说起,从卧龙山说起……

  金牌炼成记

  8月10日的凌晨注定是个不眠的狂欢夜。福建省举重队总教练、中国举重马江基地、福建省举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陈文斌专程从外地赶回马尾,与所有人一同观看了比赛。

  电视机里,6次试举机会,只举5次,第4次锁定冠军、第5次创造两项世界纪录,这是扬眉吐气的一枚金牌,邓薇的成绩堪称惊艳。赛后的北京时间凌晨五点半,邓薇拍了一张金牌照片发到朋友圈里——“终于不负众望地拿下了这块金牌,感谢所有关心、关注、支持、鼓励我的朋友们。”这条朋友圈信息短时间内被刷爆,无数条祝贺信息从马尾发出,送去来自“第二故乡”的祝贺。

  8月10日下午,陈文斌不时接到各地的祝贺电话,说起邓薇的成长,陈导的笑意全写在脸上。“她2007年入选省队,来到举重基地训练,2009年选送到国家队,可以说这9年来,邓薇就是在马尾长大的。” 邓薇出生在三明的一个贫困山区,选送到省队时因为交不起一个月六块钱的伙食费而差点放弃举重生涯,最终是省队的教练帮她交纳了伙食费,这个小姑娘才最终留了下来。

  或许因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邓薇一直对自己的举重事业有着一股狠劲。陈文斌夸赞她能踏实地训练:“她升重量级后的两年时间训练里,用异于常人的毅力完成了每一次训练。她日常的训练量就差不多能到40—50吨。要知道,平常的卡车一车才能拉起8吨的货物。”邓薇的一日训练量可见其训练之艰辛。但她就这么一直坚持着,从不喊苦,从不喊累,默默地为着心中的奥运梦所努力。

  出征里约前,陈文斌特地找到邓薇:“还记得你曾经说享受冠军领奖台的感受吗?奥运冠军的领奖台会让你更加荣耀!”刚满23岁的邓薇坚毅地点点头,而这一次她在奥运赛场上突破了自己曾举起的最好成绩。

  至此,马江举重基地已经连续四届培养出奥运冠军,在全国来说实属首例。

  成长在马尾的奥运冠军

  站在奥运赛场上的邓薇沉着冷静,甚至有点不苟言笑,但在平时的生活里,她也是个爱笑、爱闹的标准“90后”。

  一直陪伴邓薇训练、生活的马江举重基地竞训科工作人员吴雅文告诉记者,这个23岁的姑娘在马尾长大,不训练的时候也爱逛街,空闲时逛永辉超市,亦如同龄的爱美姑娘一般。但一穿上训练服,她的气势和眼神马上就不一样。

  在升重量级的时候,邓薇也有过一丝犹豫,不如他人担忧的“是否举得起来”的问题,她的担忧却是“体重增加后会变得不美”。陈文斌提起两年前邓薇的顾虑时哈哈大笑,“我跟她说,不用担心,在她需要的时候我们会专门请教练帮忙给她减重,保证你能在三个月内成为‘模特身材’。这才打消了邓薇的顾虑。”

  “她是一个把训练和生活分得很清楚的运动员,心态保持得非常好。”邓薇一直发挥稳定,训练刻苦的她也曾经历过减重的痛苦。吴雅文回忆道:“当时她参加的是58公斤级比赛,每次比赛前她就得采取速降的方式来减重,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称体重,那时候不仅吃饭要控制,连喝水都要有限制,稍微超过一些体重,她就要一头钻进桑拿室里汗蒸,一切都很辛苦,但她都坚持了下来,可以说这次她拿到金牌也是实至名归。”  (本文图片均来自邓薇微信朋友圈)

  陈文斌总教练到北京慰问邓薇(左三女)等福建籍备战里约奥运会队员

  获奖后邓薇第一时间在朋友圈“晒”出金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