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头条新闻 >> 正文

“马尾智造”展千亿宏图   

福州开发区获准筹建全国首个电子信息(微电子物联网)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http://www.mwnews.cn  2017-02-20 14:54:33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记者 王彦 许琳晶

  近日,福州开发区获国家质检总局同意,筹备全国首个电子信息(微电子物联网)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好消息的到来并不意外,福州开发区在相关产业早有多年积淀。作为国内较早布局物联网发展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近年来开发区在政府引导下实现企业抱团发展,产业规模已颇具雏形,2016年全年实现相关产值540亿元。如今,开发区更是将“微电子物联网产业”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以千亿产值为目标,走出了一条“马尾智造”的微电子物联网产业发展范本。

  先谋后动 政府主导引领产业腾飞

  近几年,微电子物联网已成为福州开发区的代名词。区内企业新大陆量产全球首颗二维码解码芯片,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逾700项;慧翰成功研发全球首款同时支持WIFI与蓝牙4.0标准无线模组;创高G5防盗报警系统荣获英国伯明翰国际安全技术展览会年度最佳产品奖,是近39年来,唯一一家中国企业获此殊荣……飞毛腿、星云电子、上润精密仪器等业内响当当的品牌早已为人熟知。

  “名扬天下”的背后是政府有力的政策扶持。开发区先后制定《“十三五”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扶持重点产业和企业挖潜提升的若干规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资助资金管理办法》、《扶持物联网产业发展若干规定(试行)》等政策文件,为微电子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政策保障之外,更是拿出了实实在在的资金奖励。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品牌的企业,分别奖励100万元、5万元、2万元;对获得国家、省、市政府质量奖的企业,配套奖励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设立技术标准战略资助资金和标准创新贡献奖。2011年至今,市、区两级财政共兑现各级品牌、福州市政府质量奖、标准资助和标准创新等奖励资金共计2097万元。这样的“重奖”在全省范围都是十分罕见的,产业发展由此更进一步。2013年至2016年,短短几年间,开发区相关产值就提升至540亿元,几乎翻番。

  构建蓝图  “硬配套”“软环境”双轮驱动

  除扶持激励企业外,开发区还着眼于提升区内配套环境的“硬配套”和“软环境”。无偿划拨约1.3公顷土地,并提供2000万元资金支持用于园区内国家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心)建设。目前该中心已通过质检总局验收。

  国家中心的成功建立让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愈发轻松,也为微电子物联网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其“一站式”全球检测技术服务构建了“一次检测、全球通行”的检测认证体系。仅2015年就出具CB、CE、SASO等外文检测报告650余份,并减免收费近300万元,免费提供义务咨询、培训100多场次。

  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共同提升带来了品牌建设的大发展。经过多年引领,目前开发区微电子物联网企业获得国家级火炬项目52项,省级科技项目172项,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项目87项,获得各类专利2181件,其中发明专利620件;拥有国家级荣誉6项、福建省名牌产品15项、福建省著名商标18件,省级以上品牌数占全区总数的50%以上。

  同时,为推动微电子物联网产业能够在竞争中进一步掌握主动权,开发区以更高要求和标准投入软环境建设。标准制修订数量和层次不断提升,共有11家重点企业承担78项国际标准、国标、行标等制修订工作,其中参与7项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获批成立1个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

  下一步,“构建物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打造以信息识别为主的‘海西物联网信息识别基地’和以物联网应用特色的‘海西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到2020年,实现物联网产业产值800亿元。”福州开发区《“十三五”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和《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中如是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