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马尾街商业活动七大特征

http://www.mwnews.cn  2014-03-20 09:25:27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林键

  作为老马尾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马尾老街曾承载了许多来商业活动的跌宕起伏与变迁。笔者通过多方收集,总结出来了马尾街商业活动的七大特征。

  第一,据笔者统计,马尾街最多的商店是:客栈、苏广店、布行、药店、京果店、鱼牙店、酱园店。但同行业最多不超过5家。这反映了马尾街8203人的消费能力。

  第二,这些商家的利润不高,依靠稳定市场维持稳定收入。老人说马尾街是“畚斗式经济——满则溢”。这话意思是:马尾街人口相对固定致使地区消费市场规模相对稳定。商家多数能在稳定的市场内保持长期稳定的收入,但若想一夜暴富是基本不可能发生的。

  第三,凡是与船政施工用材(木料、金属矿产)、能源补给对接的行业都能迅速发展致富。但马尾街并不出产这些物资,因此这些商号经营者从马尾街发迹之后,都是到外县坐拥物产资源又在省城福州台江设立店面扩大生意。

  第四,商号名称极具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色彩,如“织云”(取“织就天孙锦,云裁隐士衫”之意)、“鹤鸣”、“仁济”、“庆春林”等等。根据笔者当前所能收集到的商号而统计,40年代马尾街100多家商号名称常用汉字有:“太”(7家)、“利”(7家)、“隆”(6家)、“兴”(6家)、“春”(6家)、“成”(5家)、“同”(5家)、“福”(4家)、“丰”(4家)、“德”(4家)、“万”(4家)、“源”(3家)、“宝”(3家)、“康”(3家)、“庆”(3家)、“和”(3家)、“昌”(3家)、“山”(3家)、“裕”(2家)、“干”(2家)、“盛”(2家)、“顺”(2家)。这些汉字语境非常传统地表达出商民对生意兴隆的美好愿望。这些商号名称正是马尾街人群文化意识(社会心理)的折射。折射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观的认同和继承程度。这说明虽然当时马尾街虽西风日盛,但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却是深入人心。

  第五,马尾街的商业活动是以满足该地人口日需为目的的经济生态,因此马尾街的商业活动内容可以涵盖人的出生、婚庆、医疗、饮食、生产、穿戴、丧葬。这个经济生态可谓十分完善。

  第六,不同地理位置的商铺所经营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官道头是水路客运枢纽和渔业贸易集散地,因此这里就成了客栈、鱼牙店最集中的地方。前街是官街的一段,人流相对较多,因此这里集中了苏广店、京果店、米店。桶街和故道尾是手工业商店较为集中的地方。

  第七,马尾街的商业经济活动不是独立的。它不但与福建船政有着不可割断的联系,也与周边大城市、乡村保持着紧密联系。各地生意往来频繁,当时马尾街卖水果的商贩都学会说京腔、苏腔、潮腔,甚至还会讲一些英语单词。这使得当时的马尾街既具有外来大城市时尚风潮,又具有本土传统农业文明的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