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沈葆桢在台遗迹

http://www.mwnews.cn  2014-04-30 17:52:39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张庆先(美籍沈氏后裔)

  清同治十三年(1874),日军侵台,唤起清延对台湾的重视,因此,接受沈葆桢的建议,建设开发台湾,以防止外国的再次侵略。沈葆桢先后到台两次,在台时间总计有13个月。在这一年多里,沈葆桢对台湾做了许多创始兴革的事,成绩辉煌,影响深远,奠下了台湾现代化的基础。

  沈葆桢在台期间所留下的遗迹多半在台南、屏东、高雄一带,这些遗迹皆含有深远的意义,值得介绍。

  亿载金城——坐落在台南安平区南塭l6号

  1974年沈葆桢来台对日交涉之际,认为充实军备为刻不容缓的事,为了巩固台南府城的海上防御力量,奏请在安平区金城里旧名“二鲲身”之地,建一城寨,即“亿载金城”大炮台。堡内安置有大口径新式洋炮,以资控制海口,防备敌舰入侵。城作方形,隅凸棱状,堡外有护城河围绕。沈葆桢特聘法国籍工程师设计,所需建材,部分用热兰遮城(荷兰人占据台湾时所建,当时已严重倾圮损毁)的石材,部分用西洋式红砖建成。1874年10月开工,1876年9月完成。竣工后,他亲笔题写城外门额上的“亿载金城”和城内门额上的“万流砥柱”八个大字。“金城”意为固若金汤的城堡,表达了他对城堡的期许,以及时后代子孙的策勉。

  “亿载金城”建成后20年(1895)即甲午战后,清廷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同胞不愿受日本的统治,誓死反抗,当日本舰队要登陆安平时,名将刘永福率军拼死拒敌,在“亿载金城”炮轰日本军队,写下光辉的篇章。

  延平郡王祠——坐落在台南开山路125号

  延平郡王祠是奉祀郑成功的专祠。沈葆桢来台时台湾局势危急。他认为借彰扬郑成功来激励民众的爱国抗敌热情,其力量比调遣大军来台援防更有效。因此,他主动向清政府提出对郑成功应予褒扬礼遇。同治十三年十二月 (1875年1月)沈葆桢会同闽省大吏,奏请清廷准予追谥建祠,列之祀典。他用巧妙的措辞,写成《请建明延平郡王祠》的奏折。清廷接受沈葆桢的建议,下旨准其所请。

  光绪元年三月(1875年4月),在台湾府城(今台南)鸠工兴建延平郡王祠,将开山王庙原址拓广,占地共672坪。祠殿大门上“明延平郡王祠”及左、右川门上的“擎天”、“辟地”匾额均为沈葆桢亲题。沈葆桢亲撰手书的一副对联,最令人肃然起敬:“开千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短短40个字,把郑成功的一生遭遇表述无遗。郑成功以一介儒生起而抗清,艰苦奋斗,开辟此洪荒世界,以保存中华民族之正气;他一生所部积起的种种缺憾,我们要杵它交还给天地,因为在历史上他为我们树立了完美的人格典型,应该是死而无憾,他是“创格完人”。

  海神庙(赤嵌楼)——坐落在台南民族路212号

  1875年8月,沈葆桢奏请于安平建造海神庙,编入祀庙,以顺应民情。

  荷兰人占领台湾时,于1653年在台沿岸的赤嵌建造“普罗民遮城”,作为商务中心。因地居赤嵌,城也不大,类似高楼,因而被称为“赤嵌楼”,亦称“红毛楼”,与隔江的安千古堡(热兰遮城)互为犄角。郑成功将它改为承天府,用作施政中。清代几经天灾人祸,荷式楼房倒塌,景象荒芜凄凉。同、光年间,在荷式“赤嵌楼”遗址上,先后建造海神庙、文昌阁及五子祠三座。五子祠倒塌后,未再重建,现仅存海神庙与文昌阁,此即当日俗称之“赤嵌楼”。后设历史馆于内,参观者络绎不绝。

  东港旧炮台

  同治十三年(1874),与“亿载全城”同时,沈葆桢兴建了东港炮台,以加强南台湾的海上防御力量。炮台内备有107门大炮,在日据初期只剩下残壁。

  恒春古城

  1875年,沈葆桢奏请在恒春半岛上新设一县,并建造城池,设官置戌。其地点正是日军曾经登陆骚扰的琅。

  1875年1月,沈葆桢和台湾府知府周懋琦至琅王乔勘查,得夏献纶和刘璈建议:在东城南15里之猴洞设县治。后沈葆桢亲往履勘,表示赞同。盖因自枋寮南至琅王乔,民居皆背山面海,外无屏障。至猴洞,忽山势回环,其主山由左斜至海岸,而中间宽阔平坦,周围20余里,从海上望之,一山横隔,虽有巨炮,也无法可,乃建城最佳之地。沈葆桢令刘璈专办筑城、建邑诸事,县名定为“恒春”。于是,当时在台湾府辖属下的台湾、凤山、嘉义、彰化四县之外,又添一恒春县。

  经历过1908年的大台风袭击,二次大战时盟机轰炸余波和1959年大地震,恒春古城已残破不堪,周围残垣断壁,空留四个门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