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本地要闻 >> 正文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写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

http://www.mwnews.cn  2014-04-30 17:37:50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核心阅读:果场、鱼塘,还有家乡的小路旁,当四月天的柳絮都隐匿在空气中时,有一群常年劳作的人们正在这一年之计中施展着浑身解数,为了紧随盛夏之后的秋收,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为了用双手实现自己的梦想……

  专业养蟳25年 64岁侨属忙不停

  姓名:林理余

  职业:琅岐经济区金海水产养殖场厂长

  4月25日,刚下过一阵春雨,雨水湿答答地停留在林理余的鞋面上。听说我们要来采访,林理余起了个大早,电话那头的他迫不及待地要把今年第一次红蟳收成的好消息告诉大家。

  林理余是琅岐本岛人,祖辈的家业都在鱼塘里,小时候的他经常跟随着父亲养鱼、捕虾,按他的话说,现在的自己就像水里的鱼儿,离水而不活。老林指挥着我们,把车子开过田垄,最后停在金海水产养殖场的一个鱼塘旁。下了车,他大步流星地走在前头,提起养蟳,他有一肚子的故事要说。

  “前几年,因为海水污染、红蟳养殖存活率创历史新低,很多养殖户都选择退出,我还是留下了,我觉得有希望就不要放弃呀!”老林笑道。建立在希望上的汗水只有他知道挥洒了多少,红蟳需要高品质的生存环境,他就天天测量海水盐度,时刻关注海水是否有污染;挑食的红蟳只吃新鲜小鱼、小虾,老林起早贪黑为红蟳挑选最新鲜的食材。今年春节后,老林第一次尝试在春季播撒蟳苗,“往年的春季雨水多,我观察了很久,看今年初春雨水较少,气温也合适,应该能有个好收成。”如今,两个多月前的预言成真,几千斤的红蟳成了老林今年的第一次收成。

  凭借过硬的养蟳技术,老林赢得业界的口碑。“再过几年,等我干不动了,我也去我儿子那儿看看。”老林的儿子在美国,鲜有年轻人愿意待在“寂寥”的鱼池边,老林遂了儿子的愿,自己留了下来。“养了几十年,生活中有了固定的牵挂,走不开,离不了。”

   游子在外14年

  姓名:林云

  职业:新泽西州某干洗店、中餐馆老板娘

  当老林正在自家养殖场迎来大丰收的时候,林云的双脚已经踏上了祖国的土地。49岁的林云难得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回家乡,在机场等候她的是家里的大哥。

  林云是马尾人,原住在沿山一弄。十多年后再回家,家门外已经被围垱拦住,这令她感慨万千。“一家人刚到美国新泽西州创业时,每天的辛苦让我经常想家。”林云的两家小店开在新泽西州的一个小乡村,店铺刚开时,林云和丈夫经常起早贪黑给每家每户发传单,夜晚时分,她安顿好女儿们,又回到餐馆。“为了省钱,最初餐馆没有使用一次性碗筷,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每次洗完碗筷我都大汗淋漓。”

  中餐馆刚开馆,因为小店的屋顶没修整好,夜里两个黑人偷爬进去“带走了”一天的营业额,“那时候真想嚎啕大哭一场,但我还是克制住了,假装平静地给家里的爸妈挂了一通电话,三十几岁才意识到,原来生活的酸甜苦辣就是这种滋味。”

  七旬果农的生活“甜味素”

  姓名:林钦庭

  职业:果农

  4月29日,天气闷热,黏黏湿湿的空气遮挡不住林钦庭的大嗓门,憨厚的微笑常挂在脸上。虽然年近七旬,但他每天都要去自家柑橘林巡查,每一棵柑橘树他都了如指掌,何时修枝,何时打药、何时疏果、何时采摘,他心里装着一本细账。

  今年69岁的林钦庭出身于祖祖辈辈都是果农的家庭,小时候他在自家的果林中快乐成长,耳读目染的他一出社会就来到了福州红星农场,还是种植果树。“上班是橘子下班还是橘子,现在退休了,还是做这个,谁叫我就是喜欢,忙了一辈子也没有厌烦。”林钦庭爽朗的说。

  谈到现在位于亭江的一百多亩柑橘林,他笑着说找到了好地方,“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种出的福橘、脐橙、芦柑等等都比福州甜的多!”他兴致勃勃的谈到前一段时间柑橘林开花了,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甜味儿,许多福州、连江、长乐的游客慕名而来。一对福州来的老夫妻,特地带着馒头、塑料膜来到橘子树下,就着那甜味佐餐。“当时我的心里就美滋滋的,想着你看他们还特地跑下来,我就生活在这里,天天看着青山绿水闻着花香果香,生活多甜蜜。”

  对于劳动,林钦庭很坦然,“我们这辈人啊,有几亩地,能靠双手吃饱饭,就觉得生活很好了。一天不做事就觉得身上难受,你看我一退休就来亭江承包了果林,现在自给自足,不靠儿孙,活得多自在!”现在他的果林,每个品种的柑橘可收获3000担,约200吨。

  记者 林颖 郑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