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文化 >> 正文

琅岐渡口话沧桑

http://www.mwnews.cn  2014-11-20 10:27:11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杨东汉

  古时候,琅岐岛俗称琅琦山,琅山如旗,琅琦越在海上,环水而踞,山川突耸奇秀,居民以海为田,进出岛屿,赖以舟楫。宋、元古渡口北有凤窝道,南在厚泽境澳里道、吴庄龙峰道、下岐马祖道以及龙台道等。有谱牒记载最早迁居凤窝村的是翁姓人家。而元代,凤山陈氏始祖孟栋公从金砂迁居凤窝,孟栋公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于元至正乙酉年(1345)献银重砌凤窝江头道,并开仓以济乡人,每家谷五斗,这是有谱牒记载的宋元时的凤窝道。

  明代,沧海变桑田,岛上居民增多,因江海之利,发展海上捕捞,对外贸易,渡口码头星罗棋布,岛上又多了上岐将军道,上岐道头街由此得名。还有海屿道(在天后宫前)、东岐后垄(今云龙)道、金砂壶江道、吴庄洋下道、衙前新道等。到清末,岛内港道淤积,原来古渡口荡然无存,人渡码头,仅存凤窝道、上岐过屿道、衙前新道、龙台道

  金砂壶江道以及海屿道。而渔业、商业码头有衙前过透道、凤窝上道、龙台道、江朱道、下岐道、吴庄道以及东岐道等。古时,码头、渡口称为“道”。可见,当时港汊之利、道头之多也。又因琅岐岛环江临海,沿海水深港阔,不冻不淤,海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所以古代琅岐港为闽江下游三大港口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琅岐岛通客轮,能够停靠客轮的码头有衙前道、上岐过屿道、凤窝道、龙台道、金砂道海屿道和公婆道等七个。而民间人渡码头尚有新道——东岐渡、过屿——猴屿渡、衙前过透道——猴屿渡、凤窝——琯头渡、金砂——壶江渡、海屿——潭头(长乐)渡等六个渡口。

  “公社化”时期,琅岐岛修建环岛海堤,兴修水利,国垦造田,岛内往江海的河浦多已堵塞,以设水闸控制,有的客轮、人渡码头已废。改革开放后的1989年,衙前码头边建了轮渡码头,1995年渡轮码头扩建为300吨滚装码头,汽车由轮渡方舟进出琅岐岛。1997年琅岐大桥通车,客运码头仅存衙前新道和凤窝道二个。民间人渡码头尚存海屿——潭头渡,新道——东岐渡,凤窝——琯头渡以及金砂——壶江渡四个,改为机动船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