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本地要闻 >> 正文

中海检测:打破体制界限“吃螃蟹”

http://www.mwnews.cn  2016-01-15 08:53:39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本报记者 林颖 吴巧蓉 文/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被认为对推动海洋产业战略调整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在这一大环境中,落户于福州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内的福建中海检测公司找准市场,冲出体制“重围”,凭借高新技术成为了海洋监测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民营企业。

  就在一个月前,这家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荣获了2015年福建省科技厅颁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荣誉证书,这份证书印证着公司走过的艰难而向上的十三年,经过努力,中海检测共获得了15大类197项的计量认证,并成为了目前省内拥有通过项目最多实验室的企业。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中海检测公司董事长林青与海洋的缘分可以从20年前说起,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国家海洋局平潭海洋站。2002年,海洋站承接了一项“从未做过”的工程——用数学模型预算海域内50年或100年将遇到的大潮。“在此之前这个行业内,仅有公海检测会运用自动检测仪器,近海检测均是依靠人工。当时,整个海洋站没有人会做数学模型,外出学习的任务分配给了我。”为此,林青专程到东南海航设计研究院学习了一个多月,回到单位后他带领工作人员顺利完成了这项大工程。

  这次工作中的插曲让林青这个有心人看到了机遇。“2002年以前,海洋监测任务全部由公立的事业单位来承接,这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技术升级速度较慢和服务的主动性较差。但也意味着民营企业若分食一杯羹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林青决定放弃安定的工作,组建了福建中海检测公司,做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中海检测人明白,这个朝阳行业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没有同等性质企业的比对和借鉴,如果不能铆着一股劲儿向前冲,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就将很快被市场所淘汰,市场份额将再次回到公立单位手中。为了让项目负责人认识中海检测,林青拜访了全省每个相关部门推销业务,最辛苦时一天走了三座城市;为了顺利完成浙江台州海底电缆项目中水文、泥沙等先期勘测,工作人员连续在海上作业一年,类似的工程经历数不胜数;为了解决技术力量薄弱等缺陷,中海检测一边派遣员工外出学习,一边逐渐引进了高精尖科研团队,将公司的40%的经费投入到人才和实验室建设中。

  十几年间,中海检测的检测领域从单纯的海洋水文气象监测发展到能够从事海洋工程勘察、海域使用论证、海洋测绘、海洋地质地貌调查、海洋环境与生态调查、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及评价、航空遥感、化学测试分析及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等,公司下辖的实验室能够集科研、实践、开发于一体。公司营业额和技术研发实力跻身全国前五强行列。

  产学研结合为技术升级“铺路”

  在中海检测,有一支令人骄傲的高精尖人才队伍。“公司的高学历人才占比75%,教授级高工5名,高工10名。”林青掰着指头自豪地数到,在他看来,当下的市场竞争究其根本在于人才的竞争,“当前,国家放开政策,允许第三方民营企业主导监测工作,可以说中海监测遇到了好时期。因此,在公司高速运转时,我们更需要人才资本的投入。”

  在公司下的这盘棋中,林青首先想走的第一步是建立产学园。“‘产学结合’并不是一个新产物,企业有实践经验,高校有研发技术,两者结合将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因此,中海检测先后为中国海洋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闽江学院等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去年中海检测公司高级工程师、厦门大学海洋化学专业的吕华东带领高校学生进行了海水硒检测技术的开发研究,“以前,国家仅对淡水水域里硒的含量检测划定标准,如今,由中海检测研发出的海水检测硒含量的技术将作为国家检验技术的标准,并能够推广向市场。”

  与此同时,今年中海检测将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把该校自主研发的国产自动化海洋监测仪进行实地试验并投入市场。林青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动化海洋监测仪一旦使用,将不再需要工作人员出海蹲守,只需要将仪器放置在相应水域内,就能实时发回监测结果,这样一来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又避免了误差。”

  在人才的聚集作用下,去年中海监测获得了海洋评估资质。“海域论证需要同时拥有实验室、实验人员和专业人员,为此中海监测早就提前投入,这对于一家以经济效益为主的企业来说十分难得。”吕华东告诉记者,要获得评估资质需要在投产效益出成果前就大量投资,这体现了公司决策者的远见,同时能够获得海洋评估资质意味着公司可以独立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不再需要委托第三方进行,由此可以扩大业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