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人物 >> 正文

拳拳孝心筑造“孝道庭院”

琅岐退休老人十个月打造“家史博物馆” 藏26万字《回忆录》

http://www.mwnews.cn  2014-08-28 10:09:12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72岁的江典诚依然记得:57年前的一个夜晚,微弱的烛火在小屋晃动着一个瘦弱的身影。母亲弯腰把老祖宗留下的睡床、衣橱及桌上贴的铜片一个个拆卸下来,然后装到布袋里。“明天把它们卖了,应该足够你上学的报名费。”

  几十年来,这个场景时常像回放的胶片电影一样映在江典诚脑海里。为了报答父母恩情,父亲去世后两年,2009年江典诚在位于琅岐镇光辉村的祖屋细心布置了一个“孝道庭院”,他想用“无声教育”向后辈讲述一个关于老红军夫妇与子女的恩情故事……

  那些历经烽火岁月的故事

  沿着狭长整洁的村道蜿蜒而上,江典诚的祖屋朴素地立在村道左侧。推开门,与露天庭院相连的前厅就是老江花了10个月布置的“孝道庭院”。庭院的墙上挂着老江为父亲整理的生平事迹,他收集了父母、家庭工作、生活所留下的居家文化资料,从1997年至今编印了17册、26万字的《我的回忆录》,自编制作了40多张DVD碟片。这个不大的庭院就像个小小的博物馆,珍藏着老江对父母的拳拳孝心。

  “我的父亲叫江达霖,1932年参加了闽东红军游击队,曾担任琅岐地下党特支委员,代理书记、红军赤卫队琅岐三坟洲联络站长。1937年,母亲陈水英与父亲缔结连理,当时父亲已经31岁,母亲才17岁。”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两人哺育了七个子女。

  大跃进时期,米面成了最宝贵的“财富”。那一年,江典诚握着母亲卖铜片得来的三块钱乘坐轮渡到马尾“马江普通中学”念书。学校借租在马尾街一所就教堂里,吃住都在沿江边的一个破房子里。为了省下路费,江典诚每半个月才回家一次,带上大米和咸菜。“每次回学校,母亲就把白米装好放在我包里,家里只剩粗糙的地瓜米,难以果腹,但她从来不会抱怨。”

  烽火年代随着新中国解放终于结束,常年在外的父亲回到村里,成了一位农夫,过着“晨兴理荒废,带月荷锄归”的平静日子。老人一生简朴,却在30多年里带着儿子为琅岐捐款30多万。从上岐管理区到江达霖生前的住所,不过10分钟路程,途中却处处留着老人家的印记:琅岐实验小学、鳌山公园江涛烈士纪念碑、门前的翻身路,都有老人家捐献出的一份爱心。

  老江坐在前厅里,仰头看着壁上父亲的照片,说道:“其实,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无声教育”打动后辈

  江典诚的祖屋里有一幅对联:临小院不忘家乡宗族,离家门常怀父母情恩。这也是父亲去世前给予后辈的遗言缩影。

  就在父亲过世前10天,江典诚带他去理发。因为身体状况不佳,老人家无法照常步行,江典诚叫好了三轮车在门口等候,但简朴惯了的老父亲舍不得花那来回的6元钱车费。江典诚拗不过,便顶着太阳推着父亲步行了15分钟才到理发店。

  如今江典诚的母亲已经94岁高龄,说起母亲,江典诚多次泪湿衣衫。“母亲住惯了以前的老屋子,执意与我们分开居住在农旗村。直到现在,我每次去看望母亲,她都会准备好牛奶等待我,叮嘱我注意身体,可是这些关怀的话分明应该从我们做子女的口中说出啊!”老江说着,红了眼眶,滚烫的泪水落在了手上。

  很多次,老母亲给老江打来电话,说自己指甲长了,让他帮忙剪,老江戴上老花镜就往母亲家赶。母亲是裹小脚的女人,老江把母亲裹得畸形的三寸金莲抱在怀里,细细地剪着,擦拭着每个勾缝里的污垢。“会疼吗?”老江抬头透过老花镜看着半躺在椅子上的母亲,丝缕银发下老母亲微笑着摇摇头。

  江典诚的孝心打动着妻子和儿孙,他与妻子育有四个子女,内外20多个儿孙,五代同堂。妻子每逢回琅岐老家,都会捎上婆婆喜欢吃的食物和家里缺的物品,“老江对父母的孝顺,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我们终有老的那天,今天的父母,可能就是明天的我们。”

  老江的大儿子告诉记者,父亲为爷爷打造的孝道庭院,让他每一次踏进家门都为之动容,“父亲不用更多的语言,就告诉我们什么是这个人世间最美的行为。”

  记者 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