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mwnews@sina.com
设为首页 点击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马尾新闻网 >> 人物 >> 正文

将心比心解难题

——记琅岐镇房屋征收服务中心副主任吴尔义

http://www.mwnews.cn  2014-01-02 09:39:50   来源:马尾新闻网    【字号

  冬日的琅岐清晨,清冷的薄雾还一丝丝挂在枝头,吴尔义已经起床到菜场买菜、做饭,给两个脑瘫的儿子喂饭,然后匆匆赶到镇上开始一天的征迁工作。

  在这个海岛上,接触过吴尔义的老百姓都觉得这个刚年过五旬的干部朴实、可靠:他留着利落的平头,带着乐观平和的笑容,举手投足都透着家乡人的深深情谊。但唯有熟知吴尔义的人知道,这个工作上笑意满满的中年人怀揣着对家人的心疼和牵挂,一丝不苟地奋战在征迁工作的第一线。

  能打硬仗的“巧干部”

  吴尔义是土生土长的琅岐人,当兵归来的他在金砂管理区扎根,在荣光村当了12年的村书记,后又任金砂管理区主任、闽琅社区居民委员会书记。今年初,熟悉琅岐人文地貌的吴尔义被调到镇上新成立的房屋征收服务中心工作,任中心副主任。此刻,摆在征收中心的最难啃的“硬骨头”就是环岛路西北段(二期)所涉及的近百座坟墓搬迁工作。

  谁都知道“动了祖坟就坏了风水”的观念在琅岐人的心中扎根了几百年。第一次在凤窝村开征迁会,村民一众哗然。吴尔义就挨家挨户讲政策,说琅岐未来的发展,“琅岐的老百姓很简单,只要是对琅岐发展有好处的工程,他们基本都会配合。”吴尔义如是说。不经常抽烟的吴尔义每次下村总会在兜里揣上两包烟,“和老乡聊天,有时候一支烟就是拉近距离的‘桥梁’,一支烟抽完,村民也签好了协议。”

  前期的勘察工作适逢梅雨季节。吴尔义带着征收中心几个工作人员踏着泥泞爬上山,在植物茂密的树林里逐一寻找、确定坟墓数。97座坟墓近300穴不到一个星期全部确定并拍照取证完毕,细心的吴尔义还将11座坟墓32穴没人认领的遗骸安置好,按照当地风俗鸣放鞭炮、压了纸钱,以告慰逝者。

  但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隧道工程即将开始前,吴尔义发现朱亨端家的祖坟虽在红线外,但由于施工中会影响到,因此必须搬迁。朱亨端是当地有名的商人,早在80年代其祖坟就修了20多万元,3600元的补偿安置费用与之相比实在少之又少。吴尔义几番找到朱亨端,但都被拒绝,“生意人最在意的就是风水,你迁了我们祖坟,若是生意上有什么差错,你们赔得起吗?”朱亨端问道。无奈之下,吴尔义转而找到朱亨端的弟弟,在他的引领下找到其老父亲。吴尔义亲自将其老人家接到施工现场,向其说明祖坟不搬迁的后果,老人家当机立断给两个儿子打电话,拍板签约。“尔义是个热心的大好人,这件事本想请他通融的,但他一次次不厌其烦的做过细工作,最后我们能被他说服,非常不容易。”朱亨端告诉记者。

  将心比心做群众工作

  吴尔义坦言,在琅岐做征迁工作会遇到许多困难,“只有将心比心做工作,老百姓才会心服口服地配合。”

  在凤窝村,吴玉钗办了一家私人精神病人看护所,收留了40个老至七旬、小至十几岁的病人。最初提到征迁,吴玉钗激动得眼睛都红了,“病人住不起好的康复医院,我们也没有钱把病人安置到其他地点,要让我们搬,我就把病人带到镇上闹!”

  了解到吴玉钗的难处,吴尔义并没有急着让他们搬迁,而是和工作人员在岛上四处寻找适合病人居住的地方,吴尔义开玩笑说:“那段时间,腿都跑细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们找到了安置点,经过申请,最终吴玉钗看护所顺利搬迁到新住所,病人居住前,吴尔义还事先让人通好水电,方便病人一进门就能入住。从见面就眼红的“敌人”,到握手感激的朋友,吴尔义的征迁工作让吴玉钗心服口服。

  在琅岐镇,说起吴尔义,没有人不竖大拇指。琅岐镇镇长吴祖万还清楚地记得,好几次征迁会议开到晚上12点多,镇领导突然想起需要再商榷的事,打电话给吴尔义,虽然他已经到家,但他总和镇领导说自己还在回家的路上,很方便再赶回镇上,“但从他身上被雨淋湿的程度看,分明就是从家里赶回来的。”吴祖万说。

  “我想做个负责任的爸爸”

  虽然在工作上总是笑脸迎人,但回到家吴尔义却要面对一个令他心疼、心碎的家庭。吴尔义的两个孩子患有先天脑瘫,大儿子23岁,小儿子18岁,因为要陪护孩子,吴尔义的妻子只好辞了工作在家。

  “我很心疼她,二十多年了,她没有出过家门,像个正常的女人一样逛街、买菜,整天面对着两个患病的孩子,她都患上了抑郁症,但她依然很支持我的工作。”吴尔义说,每天早上,他都是全家最早醒来的人,然后抓紧时间到菜场买菜,回家做饭,和妻子配合着给两个儿子喂饭,最后才出门工作。有时候回家晚了,烦躁的儿子们会把一桌子的菜掀翻,然后暴怒地冲妈妈发脾气,每次回家看到这样的场景,吴尔义都克制不住地流泪,然后再坚强地擦干眼泪和妻子一起收拾残局。

  “换做任何人都有理由放下手中的工作,全身心照料家庭,可是吴尔义却一直坚持着,”琅岐镇党委书记余广暖说,虽然有着这样的家庭,但吴尔义从未想到过放弃,甚至在工作最繁重的时候也只字未提家里的困难,“他常说被我们夜以继日的工作态度打动所以也这样努力,殊不知大家都被他的举动感动才更加卖力。”

  记者 林颖 郑婷

相关新闻